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古人如何過清明?【2】

2020年04月03日08:37 | 來源:人民網-書畫頻道
小字號

《中國古代風俗百圖·清·賣柳條》 王弘力繪

“清明一霎又今朝,聞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比鄰諸姊妹,一枝斜插綠雲嬌。

插柳

柳條青,雨蒙蒙

——取楊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節,我國民間有插柳習俗。專家介紹說,清明插柳習俗,其來源普遍存在三種說法。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曾介紹說,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蔭。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中國人將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節。清明節正是百鬼出沒頻頻、索討多多的時節。受佛教的影響,觀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眾生,許多人便認為柳條有驅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稱為“鬼怖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寫道:“取楊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便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另外一種說法是,此俗是為了紀念介子推。介子推為明志守節而焚身於大柳樹下,讓晉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晉文公親率群臣爬上山來祭拜介子推時,發現當年被燒毀的那棵老柳樹居然死而復生。晉文公當下便將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並且當場折下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從此以后,群臣百姓紛紛效仿,遂相沿成風。清明插柳戴柳成為紀念介子推的一種象征。

《中國古代風俗百圖·北朝·踏青》 王弘力繪

“北國三月沐春風,香車紛然樂踏青。游人誰顧楊柳綠,競看佳麗映桃紅。”

踏青

踏青郊游賞春光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雖然清明是一個追思先人的傳統節日,但其民俗文化內涵並非隻此一項。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盡情地親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是清明節俗的另一項重要活動。相傳大禹治水后,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舊時,清明時節的郊野之中,眾人春游的場景是非常盛大熱鬧的,當時游樂活動在清明節俗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差不多與祭祀平分秋色。

宋代詩人吳惟信則在《蘇堤清明即事》一詩中描述:“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同是宋代的詩人程顥更有《郊行即事》一詩:“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隻恐風花一片飛。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這些都証實了郊游踏青已成為古代百姓的清明節首選活動之一。

(責編:杜佳妮、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