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古人如何過清明?

2020年04月03日08:37 | 來源:人民網-書畫頻道
小字號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歷書》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既是節氣又是重要的祭祀節日。提起清明節,相信很多人腦海中會很有畫面感地浮現出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詩句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似乎給清明節繪了一筆傷感的基調,但是隨后的“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給人呈現了一幅生動的鄉土人情畫卷,哀而不傷,豁然開朗。

清明作為節日是為紀念、作為節氣卻是有很多風俗習慣。有民俗學者稱,古代的清明節,除了有祭奠逝者的悲傷,還有萬眾踏青、郊游、戴柳、射柳、斗雞、放風箏、打秋千、蹴鞠(踢球)等種種歡樂,可以說既是斷魂之日,也是快樂嬉戲之日。下面請您跟小編一起從繪畫作品中看看古代清明節是什麼景象。

《中國古代風俗百圖·唐·內宴冷餐》 王弘力繪

“御賜冷食滿宮樓,魚龍彩旗四面稠。千官盡醉猶教坐,歸來月上金殿頭。”

寒食

清明之日禁煙火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遲。

我們知道,清明節又叫寒食節。清明前后,各地都有不少特色的寒食習俗。清明和寒食有什麼樣的歷史淵源?有民俗學者認為,清明節與寒食節的關系演變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是毫無關聯階段。隋唐之前,“清明節”僅僅是指區分季節交替和農事運作的二十四節令之一,寒食節的主要項目是家家禁煙吃冷食,而且時間是在寒冷的隆冬季節。

二是相互交融階段。隋唐五代時期,寒食節的時間確定在冬至后的“一百五”日之時,僅先於清明節一兩日,而且增加了“寒食上墓、漸已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的內容。宋元金遼時期,寒食節主要活動項目由禁煙吃冷食、掃墓逐漸向踏青等娛樂活動轉化,這時的寒食節活動有時被稱作“寒食”,有時則稱“清明”,寒食節與清明節處在“你中有我”“相互混用”的時期。

第三,清明節逐漸取代寒食節的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寒食節中主要項目——禁煙冷食,逐漸被淡化,寒食節逐漸開始被清明節取代。到清代,寒食節流行的一些項目已不再普及,而民間掃墓與官家祭壇及皇家祭陵成為節日的活動主項目。這一時期,“寒食”名稱盡管在一些文獻、方志和文人作品中還不時出現,但“清明”稱謂成為主流說法。

民俗學者張君認為,縱觀這兩個節日的演變軌跡可以發現,寒食節式微的時候,清明節就從一個單純農事節氣上升為一個大的節日,這說明清明節的產生,是借用了寒食節的節期,寒食僅先於清明一兩日,因而很自然地便被后者借用了。這種借用的文化基礎是人們世世代代傳承、積澱下來的對年節節期的習慣心理。

《中國古代風俗百圖·唐·祭掃》 王弘力繪

“寒食祭掃塚一堆,風吹曠野紙錢飛。黃泉不知生人淚,暮雨蕭蕭惆悵歸。”

祭祀

掃墓祭祖思先人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清明節掃墓祭祖已成為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鏟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

清明祭祀的參與者不僅有平頭百姓,還有君王大臣,大家都要祭拜先人亡魂。從唐朝開始,朝廷就給官員放假以便於歸鄉掃墓。據宋人吳自牧《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車馬往來繁盛,填塞都門。宴於郊者,則就名園芳圃、奇花異木之處﹔宴於湖者,則彩舟畫舫款款撐駕,隨處行樂。此日又有龍舟可觀,都人不論貧富,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雖東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歹帶酒貪歡,不覺日晚。紅霞映水,月挂柳梢,歌韻清圓,樂聲嘹亮,此時尚猶未絕。男跨雕鞍,女乘花轎,次第入城。又使童仆挑著木魚、龍船、花籃、鬧竿等物歸家,以饋親朋鄰裡。杭城風俗,侈靡相尚,大抵如此。”

(責編:杜佳妮、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