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陳昔未個展亮相民族文化宮:要畫自己的生活

2015年04月15日08:35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陳昔未個展亮相民族文化宮:要畫自己的生活

陳昔未

  陳昔未

陳昔未山水畫作品《長白高秋》。

  陳昔未山水畫作品《長白高秋》。

  陳昔未

  出生於1929年,浙江海鹽人,就讀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51年畢業於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師從劉海粟、顏文樑、汪聲遠諸先生。先后在國家文化部、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從事美術研究和教學工作。現為北京藝術傳媒職業學院教授,美術學科帶頭人。目前已在中國山水畫壇馳騁60多年。

  以西方油畫的學習為起點,回歸至中國山水畫創作,書畫家陳昔未形成了山水畫的獨特風貌。4月23日,“之江新語——陳昔未教授書畫作品展”將在民族文化宮展覽館開幕,200余幅書法作品及40余幅山水畫呈現了陳昔未60余年的藝術探索。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陳昔未指出,中國畫的創作需要重視傳統,但又要形成自己的東西,因為“藝術最重要的在於有新的創造。”採寫/新京報記者 李健亞

  展覽 呈現60余年藝術探索

  2014年10月,陳昔未書畫展“夢圓中國——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書法展暨壯麗江山畫展”在軍事博物館舉行。時隔半年,陳昔未再度舉辦個展,在“之江新語”中呈現自己從藝60余年來的各種探索。壯麗黃河、雄偉黃山、巍巍長城、秀美的衡山……在創作中,陳昔未創造性地以藝術家的審美視角,描畫出自己對山水、對生活的理解。40余幅山水畫作涵蓋了陳昔未早期和晚期各個創作階段,與此同時還有以習近平在2003年至2007年寫就的《之江新語》為創作內容的書法作品。在他的創作中,既有著中國畫獨到的筆墨功夫,又吸收了西畫的畫法技巧,在明暗、光影、空間、色彩、虛實等關系的處理上都頗有新意。

  對此,陳昔未告訴記者,由於早年在上海美專與蘇州美專就學期間學習的是油畫,為此在回歸至山水畫創作后,自己會有意地融入西方油畫的技巧方法,“后來我意識到對西畫的借鑒不能刻意,而要自然地吸收其技巧,追求中西藝術的自然融合。”為此陳昔未晚期的山水畫創作融會貫通了西畫的理念和筆法。

  記者還了解到,此次展覽創作的作品將參加北京藝術傳媒職業學院的義賣,所得將資助貧困學生入學。

  創作 跳出傳統,要有時代感

  陳昔未向記者回憶,孩童時代他開始臨摹《芥子園畫譜》學習國畫,“當時就是喜歡,無意中也掌握了一定的美術基礎。”而考入美術院校時,當年的陳昔未有著年輕人特有的個性,“當時年輕就覺得自己從未學過油畫,這種藝術形式很新鮮,就學上了油畫。”

  不過,后來由於工作原因隻能在晚上畫畫,陳昔未從對光線條件要求很高的油畫回歸至國畫創作,“我一下就覺得對口了,雖然國畫創作注重筆墨傳統,但我學的油畫也用得上。西畫中的色彩關系、空間關系、明暗關系都讓我的創作有優勢。”不經意間,陳昔未開始中國畫創作時便走上了一條中西藝術融合的路。

  如今在六十余年的藝術創作及幾十年的教學后,陳昔未對傳統與創新也有著獨特的見解。他告訴記者,中國畫講究傳統,時至今日這個傳統還不能丟,但我們不能隻在故紙堆裡臨摹,而應該跳出來,變成自己的東西,“這便要求我們的創作要有時代感,要畫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修養。進而使得創作有新意,有創新。沒有新意,老是在古畫中轉來轉去是不行的。”

(責編:赫英海、魯婧)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