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明清瓷器的故事:喜慶與神話佔多數

2015年04月14日16:17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明清瓷器的故事:喜慶與神話佔多數

  與陶器相比,細膩的瓷器更容易讓制瓷藝人產生各種美好的聯想,富貴吉祥、妻賢子孝、歡慶鑼鼓各色喜慶故事都是瓷器制作鐘愛的題材。發展到明清時期,瓷器上又出現了一大主題,那就是歷史故事。

  有的歷史故事因為篇幅比較長,還會出現類似“連載”的情況,就是一個故事必須用一套瓷器來敘述,每件器物只是故事中的一出或一個場景﹔而篇幅短的故事,在同一件器物上就能運用它的幾個側面來一次說清。

  早在數百年前,畫工就知道出現在瓷器上的故事必須家喻戶曉,這樣才能引起消費者的興趣,如果都是陌生面孔誰還會買呢?因此世俗的主題應運而生,明亡以后,宮窯匠人流落在民間,於是更精良的工藝和世俗主題同時出現在清朝前期。

  還有一個條件就是,突出這些故事的情節,越曲折越好,哪些場景沖突多就描繪哪些。於是,一些神話和傳說出現在瓷器上:伍子胥舉鼎、周處斬蛟、西游記等。而民間故事和話本也為瓷器提供了另一個故事來源,比如空城計、《西廂記》等。因為《西廂記》這份古典的浪漫更有人情味,也被描繪得更多,所以瓷器發展到清初又成為文人雅士眷顧才子佳人戲的一個藝術載體。

  神話故事也是民間對美好事物遍布人間的寄托。八仙、麻姑、《封神榜》都是瓷器鐘愛的題材。麻姑做為道教女仙,“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許”。關於麻姑的傳說很多,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麻姑原是親見“東海三為桑田”的仙人,是長壽的象征,所以后世不同藝術載體都將麻姑獻壽當做吉祥的作品獻給尊長。

  來源:《新世紀周刊》

(責編:董子龍、魯婧)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