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歷來被視為一個很另類的群體,藝術家的行為方式很少得到社會大眾的理解。若問藝術家是什麼,那麼他們總會告訴你他們什麼也不是。藝術家拒絕成為某種確定性的東西,藝術家愛變卦,藝術家的形象很模糊,因為藝術家常是人格分裂者,外人很難認識。藝術家在社會中歷來是最小的個體,小的隻能在十分偏僻的角落勉強找得到。隨著社會的發展,藝術家作為有技能的群體出現在達官顯貴的周圍,為權力服務。這時的藝術家還沒有獨立的生存空間,用什麼來形容都不是非常准確的。在現代社會,從西方開始,藝術家開始從他人的附庸中慢慢解放出來,藝術作品的內容和形式越來越多樣化了,藝術家不再以接受他人的訂單作為自己生存的手段,這個時候藝術家開始可以“為所欲為”了,藝術家要努力“成其所是”。我想這是人類社會最具有象征意義的自由人了。
藝術家所獲得的自由也許是人類希望獲得的最大限度的自由。在藝術家的眼中上天入海是愚蠢的行為,藝術家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超越時空的束縛從而達到最大程度的快樂。讓·雅克·盧梭把科學和藝術的興起視為人類墮落的象征。我想盧梭頂多說對了一半。盧梭向往的“文明社會”,藝術家正在把它變成現實——那就是今天的藝術家社區。藝術家社區多是由直爽的人、孤僻的人、天真的人、懶惰的人、喜歡游戲的人所構成。這部分人和社會中的幼稚的人、精神病患者一樣遭到社會的嘲笑和排擠。因為他們總不按規則行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藝術家慢慢走到了一起,形成了藝術家社區,這是現代社會的新鮮事,尤其是在有著以勤勞勇敢、任勞任怨而著稱的中國社會。於是我們看到了先是有很懶惰的藝術家從體制系統中跑了出來,先是在家中,然后又跑到都市的城鄉結合部找到一個小窩安定下來,做起自己的藝術夢。藝術家既像一個個無限分裂的原子又像漂浮空中的雲彩,捉摸不定。藝術家社區在景觀社會中越來越成為人們茶余飯后滿足個人偷窺欲的一道亮麗風景,就像人們對精神病院總有一種無比的好奇心一樣。
雖然藝術家們建立了自己的社區,但相互不理解,敵視的情緒偶爾會彌漫在社區的上空。還好藝術家們都懷有一顆仁慈善良的心,不會使自己的情緒失控。藝術家們都相信必要的爭鳴是生活的一部分,隻有在爭鳴中人們才能相互理解和寬容,社會才會更和諧。
藝術家是這個社會的邊緣人,不希望自己進入到再生產的系統中運行,在專制社會中藝術家常常成為少數人的眼中釘,所有關於特殊性的表達都會引來人們的冷眼和蔑視。理解和寬容在當代社會是真正的奢侈品。
藝術家不喜歡是什麼,藝術家更喜歡不是什麼。
首先藝術家不是浪漫主義者。在世人眼中,藝術家都是一個浪漫主義(理想主義)者。行為怪誕,作品荒謬,他們總在表達不可表達之物。浪漫的標簽貼在藝術家的身上是世人最大的誤解,一個無論多麼具有浪漫情懷的藝術家都不會相信自己畫的蘋果可以吃,畫的房子可以住,畫的美女可以娶。藝術家在自己的作品面前是冷靜的,他們清醒地知道這一切不過是幻象,從這一點上看藝術家是個理性主義者,藝術家所做的一切都是現實世界可以實現的美好願望。好的藝術家都是現實世界的魔術師,而不是把現實建立在烏托邦之上。
藝術家不是現實主義者。藝術家不認為世上存在著一個現實的世界,他們根本看不到現實,他們看到的都是一些效果——一些不斷變化的色彩效果,一些不同角度的結構效果。藝術家不認為自然有自己的本質。藝術家反對一切確定性、普遍性、真理性的陳詞濫調。藝術家熱愛未來的不確定性並能夠勇敢地迎接未來。
藝術家不是虛無主義者。藝術家從來都不是悲觀厭世的人。也許沒有哪個群體能像藝術家那樣積極地熱愛生活,藝術家時刻都在准備著把痛苦、恐懼、厭惡等不良情緒埋葬掉。藝術家早已把生和死、先進和落后、正確和錯誤、美和丑、善良和罪惡、開始和結束拋到了九霄雲外。藝術家既追求著美,也熱愛著崇高,藝術家的內心每天都在微笑。
藝術家不是集權主義者。藝術家是不知權力為何物的人。藝術家常常把自己手中的正義變成了不義。藝術家是最善於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人。藝術家是一些單純的人、直爽的人、不拉幫結伙的人。
藝術家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藝術家不是奴隸,也不是暴君。藝術家不依賴別人,也不束縛別人。藝術家是沒有性別的人。
藝術家是一群渴望成為個體的人,是激烈抵抗異化的人,又是沒有自我的人,是拒絕符號化的人。
這就是一幅關於藝術家的肖像。藝術家永遠代表了這個時代的症候,還有那無數的缺點和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