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張伯駒: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

2014年12月16日08:45    來源:羊城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張伯駒: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

張伯駒

  張伯駒

  1)他叫張伯駒(1898—1982),原名家騏,別號叢碧館主。河南項城人。與張學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稱為“民國四公子”,是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張鎮芳之子(過繼,生父張錦芳),張鎮芳與袁世凱有戚誼。

  出生於書香門第的張伯駒天性聰穎,有神童之譽。幼年入私塾,又接受新學教育,小學畢業后跟隨父親來到北平,后在曹錕、吳佩孚、張作霖部任職,做到旅長——最終因不滿軍閥腐敗生活離開軍界,協助父親打理銀行業務,卻發現自己對銀行事務不感興趣。

張伯駒在叢碧山房寓所花園內

  張伯駒在叢碧山房寓所花園內

  2)20世紀30年代,張伯駒在叢碧山房寓所花園內。寓所原為李蓮英舊墅,原址在今北京西四附近。張伯駒別號“叢碧”亦由此而來。

展子虔《游春圖》(局部)

  展子虔《游春圖》(局部)

  3)1927年,將近而立之年的張伯駒傾心於收藏字畫,為了珍貴文物不外流,不惜一擲千金。收藏過的重要古代書畫有西晉陸機的《平復帖》、隋展子虔《游春圖》、唐代詩人李白的《上陽台帖》、唐杜牧的《張好好詩卷》,宋黃庭堅的《諸上座帖》、趙佶的《雪江歸棹圖卷》,元錢選的《山居圖卷》等等。他曾說,“黃金易得,國寶無二。我買它們不是賣錢,是怕它們流出外國。”

平復帖

  平復帖

  4)王世襄曾向張伯駒借閱《平復帖》,小心翼翼地提出,能否在張家看上一兩次。沒想到張伯駒回答:“你拿回家看去吧。”放了一個多月,王世襄完成《西晉陸機〈平復帖〉流傳考略》一文。圖為西晉陸機《平復帖》。

張伯駒與潘素

  張伯駒與潘素

  5)1935年,39歲的張伯駒,納小自己18歲的潘素為妾。在張伯駒的大力栽培下,潘素曾三次與張大千聯袂作畫,畫作常常有張伯駒的詩詞書法,可謂是珠聯璧合。為收購展子虔的《游春圖》,不惜把房子(李蓮英舊墅)變賣,購買西晉陸機的《平復帖》時,潘素變賣自己的首飾珠寶,用4萬銀元的價錢買下了這件傳世書法。為這些價值連城的書畫,張伯駒曾遭汪精衛手下人綁架並索要贖金300萬,否則撕票。潘素因購書畫已沒有錢,看了張伯駒一次,張伯駒卻偷偷說,字畫千萬不能動,尤其那幅《平復帖》!我死了不要緊,字畫要留下來。僵持了近八個月,贖金從300萬降到40萬,潘素到處借貸,才將張伯駒救出。

張伯駒、潘素夫婦參觀故宮后在護城河留影

  張伯駒、潘素夫婦參觀故宮后在護城河留影

  6)張伯駒、潘素夫婦參觀故宮后在護城河留影。唐師曾在《張伯駒門前的泔水味》一文中感慨:“包括帝王在內的歷代收藏家,都在《平復帖》上鈐下了自己的印跡。隻有張伯駒,不留絲毫痕跡。凡經手收藏的人,都在《平復帖》上獲利,惟獨張伯駒倒貼了一大把銀子,無償獻給國家。”

文化部發的獎狀

  文化部發的獎狀

  7)1956年,張老夫婦把八件極其珍貴的古代書法文物獻給國家。文化部發給獎狀,稱“化私為公,足資楷式”。

  章詒和回憶起這一段時也曾提道:“這些恰恰是中國傳統詩歌的感性基石,也是張伯駒的創作基石。”她父親章伯鈞嘆道:“以后不會再有張伯駒。”是啊,基石已經不再,世間安復張伯駒。

張伯駒游歷古城輯安

  張伯駒游歷古城輯安

  8)20世紀60年代,張伯駒游歷古城輯安(今吉林集安),在四盔墳前留影,並作《輯安懷古》詞曰:“算空贏,鳥盡弓藏,何處長眠。”

  ■譚 華

  1982年陰歷正月十五,京城元宵節的大紅燈籠剛剛挂上,張伯駒為夫人潘素慶生的鞭炮尚未點燃,自己卻被救護車送進了北大醫院。一介布衣,一身中服,一臉土色,唯一副眼鏡顯示他是一個文化人。老人患重感冒,按等級慣例,他被安置在一間八人大通鋪式的病室。潘素為平慰85歲高齡夫君的心境,向院方申請轉入小病室。院方回答干脆:“級別不夠!”兩天后,同室病友“走”了一個,泣聲揪人,老人已由感冒轉成肺炎。潘素再次懇請換病房。院方答聲依舊:“級別不夠!”老人病情每況愈下,僅靠輸液維持心跳﹔未幾,陷入昏昏沉睡,時至2月26日,告別人世。老人辭世后,有人在醫院門前叫罵:“你們知道他是誰嗎?他是國寶!他捐的國寶,足夠買下你們醫院!”

(責編:董子龍、魯婧)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