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地方有限,巴金故居內大師留下的眾多物品隻能堆積在3樓倉庫房內。圖為周立民在翻閱倉庫內的資料。 本報記者 陳龍攝
作為一座文學重鎮,上海有著豐富厚重的現當代文學資源優勢,卻無處安放展示,或流散丟失,或深居閨中。今年上海“兩會”上,有市政協委員提出,上海近年來大力推動建設一批重大文化設施項目,門類中有藝術、影視、戲曲,也有歷史文化遺存項目,但唯獨缺少文學,作為國際大都市的上海迫切需要一個公共文學場館,完整立體地展示上海文學百年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委員足跡 奔走各地搜集文學館建館經驗
上海是中國新文學的發祥地和策源地,魯迅、茅盾、巴金等大多數現代文學史上公認的杰出作家都曾在上海從事文學活動。市政協委員、市作協副主席孫甘露與多位市作協成員曾探訪過上海文學代表巴金的故居,故居內大量的文獻資料與局促的布展空間讓他們焦慮:上海積累的豐富文學資源,因場地局限無法發揮功能和效用。為此,孫甘露等人奔赴位於北京的中國現當代藝術館取經,並分別搜集了大量各地文學館的建館情況,構想了一個上海文學館的雛形。
今年上海“兩會”,孫甘露提交提案,建議建立一個上海文學館,收藏、展示上海文學財富,可以以文學巨匠巴金先生命名,以收藏展示、文學研討、對外交流、研究中心、文學教育培訓、公眾文學活動平台等為基本功能,打造一座現代化、國際化、專業化、符合上海國際大都市地位的城市文學公共設施。
至於上海文學館坐落何處,提案認為,位於人民廣場的上海美術館舊址為最佳選擇。
記者調查 巴金大量藏書封存區級圖書館
武康路113號是巴金故居,逢公眾開放日,館內會迎來至少200人的參觀人群,最高峰值是一天1700多人。文學愛好者們參觀完總會熱情地提出意見,意見最集中的是:在故居內能感受到巴金的生活原貌,但對於巴金的生平、文學成就、思維軌跡等展現得太少。
並非藏品不夠。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周立民提起收藏口若懸河:圖書近4萬冊,書信塞滿三四個櫃子,其中不少來自茅盾、冰心、沈從文、曹禺等名家,此外還有不計其數的手稿、校樣……在這完整保存巴金40多年生活軌跡的地方,藏品不是問題,問題是沒有地方展出。
故居1層20多平方米的臨時展廳內,參觀者們能淺嘗輒止地看到一點巴金的藏書、手稿等。這間展廳曾是次臥,也是故居開放區域內唯一一個改變原陳設的房間,因為“實在找不到其他地方展示文獻史料”。
展廳內不到20個展台,記者參觀時,工作人員總會作些補充旁白——
一個展台裡展示著10多種語言的《家》譯本,“整理資料時,我們發現巴老家中有40多種譯本,如果全都擺出來,會鋪滿整面牆。”
火柴盒大小的字典放在另一個展台,“巴老的工具書有390種,這是最小的,大的有整套大英百科全書。”
此外,有著巴金推敲痕跡的《懷念肖珊》、《我與讀者》手稿,場地不夠隻能疊放,僅以首頁示人,一些巴金作品的校樣也是如此,“巴老的收藏每類都能拿出來作獨立主題的展覽,但囿於場地,我們隻能零碎地展示。”周立民說。
目前,故居擁有巴金藏書近4萬冊,收藏中不少文獻價值極高,其中有兩冊完整的《世界》畫報,出版於1907到1908年,被認為是“亞洲畫報之鼻祖”。這些書刊,故居整理出多份,但大約2/3的藏書藏畫卻隻能寄存在普陀區圖書館,封在紙板箱裡不見天日。
因資料多場地小,人手又不夠,巴金故居3樓非開放區域塞得滿滿當當。巴金藏書豐富,又保留著與許多詩人、作家來往的書信,研究價值很高,一些學者慕名來求文獻參閱,周立民隻能讓他們留下紙條寫明所需材料留到以后回應。
周立民記憶裡一直裝著幾件特別遺憾的事:曾有巴金友人將幾百箱藏書送到位於北京的現代文學館,其中一個原因是上海找不到地方接收﹔還有一位對上海文學很有研究的學者,其收藏資料最后被甘肅一圖書館整批接收。
“巴老故居算是大的了,但還是不夠放,其他作家的藏書、手稿又會如何?”周立民見過有人搬家,不得已處理掉的圖書汗牛充棟,“有的還會拍賣,再度公開就非常難,作為文獻的價值微乎其微。”周立民認為,上海是個文學家薈萃的地方,巴金一代的文學家幾乎都在上海留有足跡,即使不在上海,書也極有可能是在上海出版,許多人也是通過文學了解上海,這是屬於上海的文化財產,可以撐起一個城市的精神,繼續任其流散隻有可惜,“對於上海文學研究來說,如果能有一個集中展示上海文學資源的文學館,供研究者尋蹤,該多好。”
他山之石 許多城市都建有文學館
北京的中國現代文學館成立於1995年,集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等功能於一身。現代化的新館擁有52個文庫,藏有巴金、冰心、丁玲、周揚等眾多現代作家的著作、信件和收藏書籍,有藏品30余萬件。館內設有4個展廳,配有先進的管理、檢索、復制和閱讀設備,實現信息網絡化,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性文學館。
在青島,老舍故居內建立了駱駝祥子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個以文學專著命名的專業性博物館。博物館共有3層,其中創作廳對當年老舍書房進行了部分還原。
台灣文學館,主要搜集、整理、典藏與研究台灣近代文學史料,此外還通過展覽、活動、推廣教育等使文學親近大眾。(記者 劉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