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核桃也能賭:當場開皮不搭對可重配--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青皮核桃也能賭:當場開皮不搭對可重配

2013年08月23日08:14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青皮核桃也能賭:當場開皮不搭對可重配

8月21日,大唐西市市場,有玩家委托經驗豐富的賣家幫忙挑選青皮“碰運氣”。本組圖片由本報記者 閆文青 攝 

 8月21日,大唐西市市場,有玩家委托經驗豐富的賣家幫忙挑選青皮“碰運氣”。 閆文青 攝

玩家展示剝了一半青皮的核桃

玩家展示剝了一半青皮的核桃

  核桃也能賭?就像大家所熟知的“賭石”!是的,你沒看錯。只是,這個核桃可不是大街小巷十幾塊一斤、拿鉗子一夾就能吃到桃仁的那種青皮核桃,而是青皮“文玩核桃”。俗稱“賭青皮”。

  農歷七月正是“文玩核桃”大量上市的日子。昨日,記者走訪西安各大古玩市場發現,“賭青皮”正在盛行。只是,和“一刀窮,一刀富”的“賭石”相比,“賭青皮”相對溫和,沒那麼刺激,少了點金戈鐵馬,多了點文氣的味道。

  現場:當場“開皮”不搭對可重配

  “公子帽200元一對,直徑在40毫米以上﹔虎頭300元一對,直徑在45毫米左右﹔獅子頭500元一對……”西安大唐西市古玩城,下到負一樓,一個“賭青皮”的攤子立即躍入記者眼帘。攤前,四五個人圍著攤子,選著核桃。地上,堆了高高一堆青色的核桃皮。張先生(化名)是個文玩核桃愛好者,這段時間已經陸續收藏了幾對核桃。在“虎頭”和“獅子頭”之間徘徊了幾分鐘之后,張先生從近百個青皮核桃中挑了兩個,外形飽滿,總量差不多的“虎頭”。

  “怎麼才能挑到好的呢?”乘攤主當場開皮的間隙,記者和張先生聊了開來。“既然是‘賭’,所謂技巧,更多是運氣,挑挑揀揀是為了給自己一個‘交代’。”在張先生看來,“賭青皮”這個過程比較好玩,畢竟帶著未知和期待。

  “運氣好是可以‘物超所值’,能翻好幾倍的。”旁邊一名青年插話說,上周,有一個人同樣花300元開了一對“虎頭”,因為個頭大,肌理漂亮,被一個核桃玩家以2000元的價格買走了。在聊天的間隙,張先生的核桃已經開好皮,洗刷干淨。不過,張先生似乎不大滿意,覺得不太搭對。“那我從已經開過的核桃裡,給你配一對好的。”攤主蔣先生表示。不過,同樣在大唐西市銷售核桃的張碩指出,“賭青皮”的規矩和“賭石”是一樣的,願賭服輸,開出啥就啥。

  揭秘:本地核桃不行“青皮”來自河北

  從大唐西市離開后,記者相繼走訪了朱雀路古玩市場和西倉花鳥魚虫市場。和大唐西市一樣,由於不是周末,記者在這兩個地方也隻看到了兩個“賭青皮”的攤子,不過幾乎沒人光顧。

  “周六上午,這裡有7、8個攤子‘賭青皮’,好的攤子,一天能賣出幾百對。價格和大唐西市的差不多。”朱雀路古玩市場管理員老袁告訴記者。而在西倉,記者了解到,周四和周日上午的“集”,賭青皮的人特別多,但不能因為不搭對就重配,所以相對價格會稍微低一點。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一個現象很奇怪,正是核桃上市的季節,滿大街也都在賣核桃,但文玩核桃愛好者賭的“青皮”基本都來自河北。本地不是也產核桃嗎?為什麼要跑到河北去買?“本地核桃不行,殼薄、肌理淺、沒美感。盤不出河北麻核桃那種老紅色。玩得好的麻核桃,揉起來如羊脂玉一般細潤,碰撞如同金石。”核桃玩家老孔告訴記者,陝西秦嶺主要出產“燈籠”等秋核桃,個頭大、外形飽滿,毛刺多,但一直不是文玩核桃的主流。

  老孔表示,“賭青皮”在西安一直都有,隻不過近一兩年,隨著收藏市場的升溫,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甚至還有山西、河南等地的人趕來西安“賭青皮”。在西安收藏市場,一對好的核桃賣出幾千,乃至幾萬是很正常的事。這兩天,在圈內,甚至還流傳有一對配好的核桃開價一百萬,而要求看圖、鑒賞的人還不少。

  警惕:文玩核桃的原本價值在脫離

  最初,玩核桃的人的目的是強身健體。在古城西安,幾乎隨處可見拿著一對核桃揉搓的市民。“但現在,不少人是抱著投資的目的。相比北京等地,‘賭青皮’動輒上萬,西安的‘賭青皮’溫和多了。但還是有不少人往裡投了冤枉錢。”古玩鑒賞家羅一然表示。

  羅一然表示,和其他古玩收藏項目相比,文玩核桃入門門檻和所需資金都比較低,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但隨著市場越來越大,一些非理性因素,已經讓文玩核桃逐漸脫離了原本的價值。市場上,甚至還出現了囤積、炒作文玩核桃的現象,“核桃畢竟和其他古董不一樣,是可以再生的。而大部分人在收藏上,都有‘跟風’的不好習慣,存在大跌的危險。”

  本報記者 吳成貴

  村民憂慮市場瘋狂不會長久

  河北省淶水縣南安庄村,這個地處深山區的小山村在文玩核桃界有很高的知名度,是遠近聞名的麻核桃生產基地。

  生意火爆 村裡都安上了POS機

  村民李旺1996年就開始種植麻核桃樹,是村子裡最早一批嫁接種植麻核桃樹的人,也是村裡麻核桃協會的會長,被當地村民稱為“麻核桃王”。

  由於市場行情較好,李旺種植的麻核桃價格一直呈上升趨勢,“剛開始二三百一對,到2008年一對核桃就可以賣到幾萬元。”李旺介紹說,去年自己手裡的一隻叫做“蝴蝶”的畸形核桃就賣到了七萬五。還專門有人帶著大筆的現金到村裡收購麻核桃,“現在帶銀行卡也行了,我們村都安了POS機了。”

  麻核桃變成“搖錢樹”,成為重點保護對象。鐵絲網、攝像頭、大狼狗,是村民保護麻核桃樹的標准配置。李旺家門口的麻核桃園裡,養著兩隻凶猛的藏獒,房前屋后還有麻核桃樹上裝了七八個攝像頭。“不光要保護麻核桃樹,就連樹枝也是寶貝”,“這個枝條,取碼、嫁接用的,這一個碼最貴的時候都得一千五。”李旺說。

  南安庄村的“麻核桃樹王”,長在村民李佔軍家的院子裡。這棵麻核桃樹,每年都能給李佔軍帶來20多萬的收益。2011年,這棵樹上結出一對直徑54毫米的四棱麻核桃,給李佔軍掙來了一輛車。“買核桃的北京客商來了就不走了,從10萬漲到16萬成交的,我那車是花15萬買的。”李佔軍笑著說。

  火熱背后 蘊藏著很多風險

  談到麻核桃的銷售,村民李旺告訴記者,麻核桃的“下樹價”並不是市場上的最終價格。如果經銷商運氣好買的青皮能配成對,價格還要翻上好幾番。“兩千塊錢一隻的青皮配出對來賣上幾萬很容易”,李旺介紹說。

  麻核桃的市場越來越大,種植戶也越來越多,全村670多口人把420畝耕地和500畝荒山地全都栽上了麻核桃樹,這讓村民李旺心裡產生隱憂。“我認為存在著一定風險,好核桃降不了價,品種次一點的肯定要降價。”李旺說。

  業內人士表示,核桃是一種可再生資源,每年都有新的果實長成。現在看來火熱的市場背后,其實蘊藏著很多風險。

  社會學者李寶臣說:“老百姓發現種植核桃利潤高便蜂擁而至,隻考慮眼前的獲利不考慮未來發展,這是市場的一種趨利行為。”李寶臣指出,一些人手裡有閑錢,通過投資或者賭青皮等方式來囤積核桃,以求謀得利益,一旦出現泡沫或者供大於求的時候,種植戶和投資者都將受到損失。

(責編:赫英海、魯婧)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