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浩氣長流》鑄抗戰史詩畫卷
昨天正值盧溝橋事變76周年紀念日,一部總長1012米,描繪了1438位歷史人物的抗戰史詩國畫長卷《浩氣長流》在京發布其畫集。
我國全面抗戰歷時8年,沒想到這幅長卷的繪制也歷經8年。2004年底,重慶陪都文化公司董事長王康和重慶出版社退休美編歐治渝發起這項動議。 2005年7月7日,重慶50余位畫家、史學家、策劃家,在僅有少量私人資助的條件下,共同在重慶北碚張自忠將軍墓前焚香燃燭,開筆創作。
8年中,光是這部長卷的長度就幾經修改,從一開始策劃的120米,變為現在的1012米。長卷共分為卷首《故國》、《山河歲月》、《血肉長城》、《精神堡壘》、《信義和平》、卷尾《祈禱》六部分。畫面上的人物都是真人大小,包括200余位抗戰中陣亡的中國將領、為抗戰奔走呼號的社會各界精英以及國際友人等。所有人物均有史料可循。
昨天畫集發布現場,眾多來賓都被卷首《故國》震撼。畫面上,200余位困難中的母親形象深深打動了人們。它的作者,也是這部長卷的藝術總監、重慶畫家江碧波介紹,整個團隊查閱了大量資料,特別有感於抗戰時期民眾顛沛流離的生活。“再者,我自己便是抗戰時,媽媽從上海逃亡大西南途中生下的。那是 1939年,在貴陽。”江碧波說,自己的父母不甘於當亡國奴,曾在上海創作很多抗日漫畫,抗戰全面爆發后才不得不離開上海。她常聽父母說起那段苦難,終於借此機會將這份情感化作筆端的作品。
8年創作過程中,青年畫家婁山在創作長卷中的《風雨同舟》作品時咳血而歿。歐治渝在繪制《血肉長城》部分時,因過度勞累左眼幾近失明。藝術家們的真心真情最終才鑄成這部虔誠的作品。
《浩氣長流》計劃於2015年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在重慶首展。(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