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藝術化”--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日常生活的“藝術化”

馬明宸

2013年07月01日08:52    來源:中國文化報    手機看新聞

中國古代有一個成語“盡善盡美”。這是孔子在《論語》中為后人確立的一條基本行為准則,也逐漸在后世擴展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觀念核心。“盡善盡美”包含著兩個層面的指向性規定:“盡善”是指人的生存活動首先要追求功利價值,因為人首先是一個生物存在,衣食住行、性健壽娛是人存在的生理物質基礎,所以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基本追求就是功利價值並且實現它的最大化,這就是“盡善”﹔但是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並不僅僅停留於這種基本生理需求的滿足上,人在生理需要滿足的基礎上還有更高一個層次的追求,那就是“盡美”。人還要追求超功利的審美境界,從而把自己的人生提升到一種審美境域,進入一種審美狀態。所以說“盡美”至少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是人之為人的一個終極訴求。

一說到審美,我們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個人之外的對象世界,因為人是審美的主體,隻有個人之外的對象世界才能和人發生審美關系,這是傳統藝術觀念給人的誤導。一些美學觀念認為藝術是審美的半壁江山,因而藝術創造成了藝術家的專利,觀眾只是被動地接受藝術家的審美創造和恩賜,隻有藝術家才是審美的追求者和發現者,日常生活世界中的芸芸眾生只是審美創造彼岸的觀者和受眾,這是主客二元對立思維模式對於審美的嚴重誤解。我們突破這種主客二元對立的慣性認識,其實審美就發生在個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審美境域主要是人對自己的審美關系,人以審美的方式來展開自己的全部生活,審美成為人自身的基本生活方式,是人全部生活的一個基本維度。人每時每刻都生活在一種對於自我審美意境的追求、建構和體驗之中。也隻有進入了這種審美狀態,人才獲得了本真的自我,審美境域成為現實的個人存在以及持續的動力與源泉,因而審美成為現實生存的一個基本核心和宗旨:人,審美地生活著。

與日常生活世界的審美境域比較起來,藝術僅僅是審美視野中非常渺小的一個領域。只是人們對於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審美境域往往習焉不察,日用平常而不知。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審美境域首先表現在人的物質生活層面的美化,人們要美化自己和生存空間:美容美發、美食美居,力求把自己的自然形體和日常生活世界都提升到審美的境界﹔這是靜態的審美追求,動態的審美追求就是人在自己的言談舉止、舉手投足過程中都講究氣質風度、風流瀟洒﹔再大到整個人格的個性風採、神秘浪漫﹔總體生活歷程的戲劇意味、傳奇色彩﹔以及日常語匯中追求的生活“滋味、情調”,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審美追求和意境建構。

日常生活世界的審美境域建構還表現在更加廣闊的社會生活領域,在政治、經濟、文化諸領域,人們無論從事什麼樣的職業、什麼樣的工作,一旦陷入了人僵化和枯燥狀態的時候都經常會說“能不能藝術一點兒”, 人們有時候還說政治是一門藝術,領導組織工作要講究藝術。在很多技術實踐了一定階段之后,進入一個更加成熟的時期,人們最后都要講求進入“藝術化”的境界,《庄子·內篇·養生主》中講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就描述了一個日常體力勞作者達到審美境界的例子,包括“熟能生巧”等等,人在追求甚至整個人生乃至全部日常世界時都要“藝術化”,這種“藝術化”的訴求,就是日常生活世界中非藝術領域的審美境域建構。李澤厚先生強調人的實踐活動需要把握一個“度”,我認為這個“度”也就是日常生活世界中所說的“藝術”,這個“度”是人賴以生存的根本,人把握到這個“度”的剎那產生的體驗就是審美,所以李說美學是第一哲學。

在傳統的藝術觀念之中,詩書畫印、鋼琴、油畫這些高雅和精英品類才成為純粹的藝術,是審美眼光聚焦的對象,工藝裝飾、民歌等則都是邊緣化的、不純粹的藝術。其實如果用日常生活世界的審美境域建構眼光來觀照,正是這些介於使用與藝術之間的門類,包括通俗藝術、流行音樂,民間舞蹈、戲曲影視等才是日常生活世界審美境域建構的純藝術。民間的原生態藝術、實用藝術,大眾普及,通俗流行,成了建構日常生活審美境域的外在藝術主體,圍繞著現實的個人。反而所謂的純粹藝術,在被精英化、經典化之后孤立提純出來,成為少數人從事的“崇高事業”,反而脫離了原生土壤,游離出日常生活世界,甚至被塞進了許多非藝術的內容而成為工具,淪落為理性的奴隸。日常生活世界的基本向度是審美的,人生最后的高妙境界都是要把握好一個“度”,經由此“度”,人的整個生活才進入藝術的境界和審美的境域。

(作者為北京畫院理論研究部研究員)

(責編:魯婧、張卉)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