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絳彩瓷正逐漸成為收藏新寵--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淺絳彩瓷正逐漸成為收藏新寵

2013年06月03日08:31    來源:金羊網    手機看新聞

精美的淺絳瓷壺。(資料圖)

精美的淺絳瓷壺。(資料圖)

淺絳彩瓷是清末時景德鎮具有創新意義的釉上彩新品種。(資料圖)

淺絳彩瓷是清末時景德鎮具有創新意義的釉上彩新品種。(資料圖)

精美的淺絳瓷壺。(資料圖)

精美的淺絳瓷壺。(資料圖)

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一度被輕視、進入門檻低……

十年前,若收藏淺絳,可能會被人嘲笑甚至是輕視。因為晚清民國瓷器歷來不為世人所重,更何況彩質輕薄容易湮沒的淺絳彩瓷。不過這幾年來,淺絳彩瓷因為它兼具很好的欣賞價值與不錯的投資價值,逐步成為人們的投資新熱,不乏一件精品過百萬元的例子。

在去年的中國文人瓷畫研討峰會上,全國300多位淺絳彩瓷收藏專家匯聚一堂,一下引起業內廣泛關注,淺絳彩瓷為什麼如此受重視?

最近兩三年,淺絳彩瓷在收藏拍賣市場上屢被重視。中國嘉德、中拍國際、北京長風等拍賣行2010年陸續推出淺絳彩瓷專題,2011年天津海天、英國寶龍也推出了自己的文人瓷畫專題。2012年10月份,在英國的寶龍拍賣會上,眾多華人藏家展開激烈爭奪,其中程門山水板以49.66萬元成交,其他畫師的淺絳彩瓷也有不俗的表現。以2010年為一個轉折點。2008年以前,程門、金品卿、王少維三大家的瓷板、琮瓶、成對帽筒等器型價位在10萬至15萬元之間,而2012年已躍升到40萬至50萬元之間。2011年,程門父子合作琮瓶一對,以84萬元成交。

民間交易也較活躍,2012年10月,王少維作、王鳳池題款的淺絳彩大瓶以120萬元的高價成交,創下了單件淺絳彩瓷民間交易的最高紀錄。

有行內人士發現,淺絳彩瓷的行情近十年間漲了10多倍。多年經營瓷器生意的龐老板透露,十年前5000元左右就能買到俞子明的作品,現在開價要在5萬元至10萬元之間。“淺絳彩瓷是清末時景德鎮具有創新意義的釉上彩新品種。年初,朋友在古玩市場以5250元的價格購進一隻淺絳彩四方瓶,不到半年時間就以2萬元的價格轉手。”他說。

不過有行內人士指出,淺絳彩瓷雖漸熱,但是還未經歷大面積的話題炒作,和元青花以及年代稍晚的新粉彩瓷器相比,價位著實很低,以此來看未來市場,應該還有一波拉升空間。

收藏淺絳彩瓷不可不知的兩件事

一要注意畫面完整性二要收藏名家的作品

“目前市場上,淺絳彩瓷的精品已經不多了。”某收藏專家康樹森介紹,淺絳彩瓷價值高低的關鍵在於藝術性。一般工匠作品和名家作品的價格可以相差10倍甚至更多。

因此,在收藏淺絳彩瓷器時,首先,要注意畫面的完整性。淺絳彩瓷器是低溫燒成,受彩料與燒制工藝的限制,彩料與胎釉的結合不夠緊密,容易脫落。

其次,要注意收藏名人作品,淺絳彩瓷在制作中,涌現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他們的作品藝術水平高,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同時,因為歷史條件的限制,保存的相關資料並不是很多,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以后,人們才對他們有一定的認同,當時的代表人物有:程門,字鬆生﹔金浩,字品卿﹔王廷佐,字少維﹔王鳳池,字丹臣等等。

淺絳彩瓷的藝術價值:

它是“三絕”詩書畫在瓷器上的完美表現

淺絳彩瓷是一種瓷器彩飾品種。“淺絳”是借用中國畫的概念。它是中國元代開始出現的一種山水繪畫技法,淺絳彩瓷則是清代晚期景德鎮生產的一種釉上彩瓷新品種。它以濃淡相間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繪出紋飾,再染以淡赭、草綠、淡藍等顏色,經低溫燒成的釉上彩瓷。題材除山水外,尚有人物、花卉等。從事淺絳彩瓷制作的藝人大多有較高的藝術修養,他們大多通書畫,能詩擅文,制作淺絳彩瓷時,從圖稿、勾畫到渲染都是由一人來完成的,使畫面自由洒脫,充滿了藝術表現力。

淺絳彩瓷,從同治、光緒到民國初約50年之間,將中國書畫藝術的“三絕”—詩、書、畫,在瓷器上表現,使瓷畫與傳統中國畫結合,創造出瓷畫的全新面貌。其標准工序是以濃淡相間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繪出花紋,再染以淡赭和水綠、草綠、淡藍及紫色等,經低溫(650—700)℃燒成的一種特有的低溫彩釉。

淺絳彩瓷有一大突破是在瓷畫上題寫作者名字,或題詩、署款兼備,這在陶瓷史上是一種創舉。

三大原因讓淺絳彩瓷成為不錯的“冷收藏”

淺絳彩瓷興起於同治光緒年間,至多不過存在70年,便被新粉彩取代,在瓷器史上素來不受重視。大約十年前,即便是淺絳彩瓷名家之作的一個瓷盤,5000元亦可入手。

然陶朱公有雲:“人棄我取,人取我棄”。此乃經商致富之訣竅,亦是收藏的不二法門。淺絳彩瓷一度不為人重視,如今十年倏忽而過,基本上所有的淺絳彩瓷,漲幅都在10倍左右。雖然和某些當代藝術品一路狂飆不可同日而語。然而其進入門檻低,風險小,收益穩定,也可以說是一門不錯的“冷收藏”。

淺絳收藏為何由冷轉熱?首先,它產生於亂世,存世不久,為一現之曇花,可以引人興趣。

其二,其確實在中國瓷器史上,以文人氣質入瓷畫,

詩書畫三源同現瓷胎,使得中國文化最精華的情致,和瓷器造型藝術結合。承前啟后,有其特色。

其三,其最大的缺點,也就是低溫燒就,顏料容易脫落,尤其是繪人之作面目漫漶模糊,反而帶來一種古舊殘缺之美。這種缺陷美,使得在淺絳彩瓷中,精殘品的價值往往勝於普全品。

(收藏周刊記者 曾貴真 整理)

(責編:孫石磊、赫英海)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