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是中國女藝術家的一面旗幟。今天,“何香凝藝術精品展”2013年杭州巡展在西子湖畔的浙江美術館舉行預展,展出何香凝跨越五十余年創作的36件精品以及大量歷史文獻。
展覽由國務院僑辦、文化部主辦,省政府僑辦、省文化廳協辦,何香凝美術館、浙江美術館承辦,從3月29日持續到4月9日。
何香凝是中國近現代集政治活動家和藝術家於一身的偉大女性。“她1909年進入日本本鄉女子美術學校學習繪畫的時候,學的是山水畫和花卉畫,而她早期的很多作品畫的卻是雄獅和猛虎。”何香凝美術館館長樂正維說,“何香凝先生的畫作氣度恢宏,立意深邃,常借鬆梅獅虎和山川來抒情明志,這也是她70年革命生涯和高尚人格的生動寫照。”
此次展出的36件藝術精品,不僅有何香凝早期留學日本期間的畫作,有何香凝描繪浙江上虞白馬湖秀麗風景的《山水》,還有分別在1928年、1936年與經亨頤、陳樹人共同創作的《鬆 竹 梅》等。
“何香凝1934年在上虞白馬湖休養期間,創作了不少耐寒花卉。”本次展覽的策劃人房樺介紹說,“新中國成立后,何香凝與潘天壽、傅抱石及李秋君、賀天健等畫家多有合作,創作了《江淹浦畔》、《漫言疏影太橫斜》、《賞雪圖》、《紅樹青山》等山水佳作。”
如果你走進浙江美術館5號廳,從陳列的歷史文獻中會發現何香凝與浙江的淵源還遠不止這些。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何香凝主要活動於江浙滬一帶,她在這裡從事藝術活動近半個世紀之久,浙江也是她與諸多書畫同仁雅集之地。可以說,浙江在何香凝的藝術歷程及其與海派文化圈的往來關系中,有著特殊的歷史與地理意味,留下了她與經亨頤、陳樹人、柳亞子、於右任、黃賓虹、潘天壽等人藝術合作的深深印痕。
1928年,經亨頤曾在其所作的絕句《竹》中寫道:“此間俱是寒之友,不道尋常傾蓋歡”,題下注“樹人補菊”,此事引出了由經亨頤創立的海派文藝團體“寒之友社”,何香凝、柳亞子、黃賓虹、於右任、張大千、潘天壽等均是該社成員。“寒之友社”以畫言志,詩酒唱懷,成為在特殊政治背景下文人、畫家熱愛祖國、關心民族存亡的一種抒發與表達方式。
此次巡展,就特別增加了“寒之友社與何香凝”為題的文獻史料專輯,展現了收集到的大量詩詞、題跋、繪畫、圖像等文史資料,以及年譜、傳記、札記、畫輯等專著。從專輯中可以發現,在書畫上何香凝與柳亞子的交往最為密切,“何畫柳題”的合作突顯了二人的深厚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