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選擇進入拍賣市場?
中國歷來就有收藏的傳統,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生活的富足、社會的安定,以及國民經濟的好轉,社會中回歸傳統,熱愛文化的風氣也在慢慢興起。藝術品拍賣作為進入藝術品收藏最直接、最簡單的門檻,為眾多喜歡收藏的民眾提供了機會。
拍賣反過來又推動了文化。陶小明認為,文化在拍賣場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普及。他把拍賣場比喻成進入藝術品收藏領域的速成班。他說,作品的好壞價值都可以在拍賣場上得到體現,為什麼價位這麼高,好在哪裡?為什麼那麼多人爭搶?這些都迫使你要去研究它,知道它的好處,知道藝術品的含金量在哪裡。這種教育方式比你看書、看展覽容易進入得多。
陶小明對記者說,杭州在沒有藝術品拍賣的時候,曾做過“名畫進萬家”的活動,活動目的是讓老百姓也參與到名家書畫收藏中來。這個活動需要購買門票,當時的門票的價值不等,購買門票者可根據門票面值隨機抽取相應的字畫,當然其中名頭有的有小,但總的來說都是物有所值。當時參與活動的畫家以浙江當地畫家為主,可算得上是當時自覺形成的一種藝術品交易模式。
隨著之后對北京嘉德拍賣會的觀摩,陶小明也在浙江實現了藝術品拍賣的最初嘗試,並取得了不錯成績。陶小明說,當時不過幾百幅畫,拍賣步驟和現在差不多,但總體上將仍比較簡陋、原始。不過,陶小明相信,從文化上講,那是一個喚起民眾進入藝術品收藏的開始。
“選擇”陸儼少:緣自一次丟畫事件
在接觸拍賣市場之前,陶小明工作於浙江省美術協會,這段工作經歷讓陶小明和其他收藏家相比更能直接的了解畫家的創作經歷以及他們的創作成就,所以在后來接觸市場中,才能更快的把藝術家的藝術成就轉化成市場價值。
對於陸儼少作品的學習,陶小明一直都非常喜歡,他常常想這麼重要的一位藝術家,為什麼不讓大家都知道呢?陶小明對雅昌藝術網說:“我覺得陸儼少的作品,他的山水繼承了傳統,又有當代的東西,當代人容易接受,像陸儼少的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雲水飛動,他的畫面動勢非常足,理論家講動勢並不是中國山水畫的初衷,中國山水畫講究一種寧靜,但是陸儼少既是傳統的,又是當代的,他把山水畫發展了一個新的高峰。所以說適合於當代人的審美情趣和接受能力。在當時大家都沒有認識到他的藝術成就的時候確實價位是比較低”。
在浙江省內的一次拍賣會上, 一張陸儼少的封面作品,當時是以六萬塊錢拍出去的,這個結果也是陶小明四處求人的,但是第二天,這位買家就來退貨了,說是太貴了,陶小明笑道,當時太太還經常因為這樣的事情和自己生氣。
談及第一次接觸到陸儼少的作品,陶小明還記憶猶新。一次偶然的事情讓自己和陸儼少結下了不解之緣。“八十年代后期,有一次省美協不小心丟失了陸儼少好幾幅作品,都是緊張的,創作作品,丟失了,那個時候市場還剛剛開始,陸儼少在那個時候已經受到了廣東,因為廣東是最早改革開放的,最早富起來的,有一定的經濟能力,那個時候也有人在買了,當時我還接受不到,因為當時我的工資一個月隻有一百塊錢,當時省美協為了處理這個事情,就是要賠付陸儼少幾萬塊錢,在我眼裡幾萬塊錢已經不得了,那個時候剛開始說萬元戶,要賠幾萬塊錢,正好我在省美協工作,我跟我們的副秘書長,再加上我就到了他家裡,賠不是去,這個時候我就知道一張山水畫是有一定的價值的,一定的市場價值。”
策劃浙江畫院首個陸儼少作品展
然而當時在浙江省內以及全國范圍內,對於陸儼少作品並沒有認知,后來陶小明調任到浙江畫院事務所總經理時,機會就真正來臨了,當時他的最大的想法是,陸儼少是浙江畫院的首任院長,自己應該竭盡全力把他的作品推廣出去,而此時正是陸儼少逝世十周年之際,陶小明首先抓住了第一次機會。
“我的第一本《陸儼少書畫集》在雅昌印刷的,那個時候是2002年,正好我也抓住了一個契機,陸儼少逝世將近快十周年,想推廣這樣的活動,隆重紀念陸儼少先生逝世十周年,再舉辦一個陸儼少書畫精品展在杭州,當時在這兒之前,我們畫院,浙江畫院還沒有搞過這樣的大型展覽和活動,和出這麼一本書,當時影響是比較大,這也就是為今后陸儼少的作品走向市場進行了一個鋪墊的工作,進行了一個宣傳的工作”。陶小明對記者說道。
當時的拍賣並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繁瑣,一本書,一則廣告就開始了拍賣,而且場次比較多,基本上是一個月一場,封面和底封都是陸儼少的作品。當時的價位並不高,很好的陸儼少的作品也就十萬元左右,當時杭州的普通市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持續了兩三年的市場低價格時期之后,陸儼少市場的第二次機會來了。2005年浙江省最大的拍賣公司西泠印社拍賣行成立了,整體上掀起了書畫收藏的高潮,這個時候陸儼少的作品就急劇的攀升,這個攀升的幅度一下子就影響了市場,那個時候所有收藏陸儼少作品的東西在那個階段身價都翻了幾番,08年的時候市場出現了反彈,受國際金融的影響,有一段時期,價格有所回落,這又是一個階段。
陸儼少作品的市場投資回報率
此時,陸儼少作品在陶小明的推廣下,早已經遍布了大江南北,但是陶小明還是在繼續推廣,往更高層次上進行。在一次嘉德舉行的拍賣會上,一張陸儼少的冊頁就是很好的見証。“嘉德拍賣陸儼少的一個冊頁,當時一千萬左右的時候,這個價位已經不動了,我說這個機會很好,一千萬怎麼能不舉呢?我馬上舉了一口,后來很有經驗的拍賣師遲遲沒落錘,他覺得早年十二開的陸儼少山水可能還有潛力,結果又出現一個人,這個人出現以后又出現一個人,結果到了2400萬,這便是早年對陸儼少作品進行推廣的成果。
在陶小明藝術館中,他向記者展示了自己收藏的陸儼少的作品,並給記者算起了陸儼少作品的市場投資回報率。包銘山、張振宇都是收藏界內名頭響當當的人物,據陶小明介紹,他們兩位都是陸儼少的鐵杆粉絲。
陶小明說,當時有一幅四尺整幅的陸儼少的《井岡山》,也是陸儼少紅色經典中的一個代表作品,那個時候還不在杭州拍,被上海的拍賣公司選上了,拿到上海拍,拍了56萬,四尺整幅,一幅就是七十年代的,屬於陸儼少的精品。現在浙江藏家可以出到1200萬,短短的將近十年不到的時間,每年增值的幅度是100萬元以上。所以說一次成功的投資,回報率是非常高的。
不僅僅是對於陸儼少作品的推廣,潘天壽等人的作品市場也是陶小明關注的重點,對於畫家作品市場的推廣,陶小明有著自己的程序和步驟,記者在其辦公室裡看到,他現在正在做一些年輕的浙江籍的藝術家的市場推手工作。
藝術品經濟人:是一種身份更是一種責任
對於自己藝術品經濟人的身份,陶小明總覺得更多是一種責任。他對記者說:“你是一個浙江人,又是懂畫的一個浙江人,當然對自己家門的藝術品更深入地了解,而且浙江的文化傳統是那麼深厚,我在最初的時候,在推動浙江當代的畫家中,也做了很多工作。在過去浙江當代畫家裡邊,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在最初的時候,我的拍賣會上基本上名家的部分,但是最大的一個板塊還是浙江當代畫家。比如吳山明老師,人物畫家,包括山水畫家,曾宓、姜寶林、童中燾,孔仲起等等,還有花鳥畫家盧坤峰、何水法,浙江繪畫的畫家舉不勝舉,非常多,他們藝術成就非常高,我在原來做拍賣的時候他們是最主要的板塊,因為他們都很健在,東西都沒問題,征集,社會上征集,以及在畫家直接征集都沒有問題,不像名家一些東西比較少,所以這個板塊是支撐了我們當時拍賣的主力軍,是我們拍賣來源的主力軍,這是我做拍賣行的一個目的之一,就是推廣一些浙江籍的著名畫家”。
記者在陶小明的案頭發現一則征集啟事,這並不是一則簡單的征集,而是他又一次擔負起了推手的責任,這次是一位年輕浙江籍當代書畫家曾宓,這是一次新的嘗試,從畫冊制作到展覽策劃到市場推廣,都是陶小明在做,因為他覺得作為一個懂畫的浙江人,自己應該做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