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對百余名藝術家捐款使用情況作出說明,並於1日凌晨公布捐款建設博愛家園項目分布表。
汶川地震后,百余名藝術家義拍籌款8472萬元定向捐給紅會。今年4月25日,一名捐款藝術家在微博中稱,定向捐給青城山的善款,至今青城山沒收到,“善款不知所終”。
對此,紅會在說明中表示,這些善款用於“博愛家園”項目,雖未按指定項目使用,但與捐贈人意願總體一致。
說明稱,2008年汶川地震后,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致函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擬發起“情系災區,傾情奉獻——中國當代藝術家為地震災區捐獻作品義拍”大型公益活動。5月29日,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舉行拍賣活動,將103幅藝術家作品拍賣所得8472萬元捐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在汶川地震重建階段,北京保利代表所有書畫家就捐款使用、項目選擇與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商洽,提出自己安排重建項目,但直到汶川地震災后重建將要結束,原定項目未能落實。
說明中提出,2010年年底,根據災區恢復重建形勢,結合災區居民的實際需求,應用國際恢復重建的發展理念,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規劃在受汶川地震影響的四川、甘肅、陝西、重慶、雲南、寧夏六省(區)開展博愛家園項目,共計劃援助248個社區(城市和農村)。2011年1月,博愛家園項目正式啟動,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將汶川重建尾款用於博愛家園項目,其中包括北京保利的捐款用於建設242個博愛家園項目。北京保利捐款意向是用於汶川地震災后重建,將100多位藝術家捐贈的資金用於博愛家園項目的建設,這與捐贈人的意願總體上是一致的。
說明同時表示,盡管運用100多位藝術家的捐款於博愛家園項目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果,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仍感到,在捐款使用、災后重建從決策到實施的全部過程中,及時與捐贈人溝通做得不夠,對捐贈人的服務也做得不夠。為此,紅會向相關捐贈者致歉,並將在今后的工作中積極加以改進。
根據紅會公布的百余名藝術家捐款建設博愛家園項目分布表,捐款建設的項目分布在全國242個社區,每個項目社區平均資助35萬元人民幣。一般情況下,硬件工程10萬元,生計發展12萬元,其他為軟件建設、組織發展和項目執行等費用。(記者胡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