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萍代表:傳統藝術不僅要搶救更要傳承--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馮玉萍代表:傳統藝術不僅要搶救更要傳承

2013年03月15日08:45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全國人大代表、沈陽評劇院副院長馮玉萍建議,對於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僅僅搶救保護遠遠不夠,必須在群眾中傳承、推廣。國家有重點地扶持、在學校中育種開花、公共傳媒公益性推廣是三條可行的路。

馮玉萍是第一位兩度獲得中國戲劇表演最高獎——梅花獎的評劇演員,但談到評劇現狀,她充滿擔憂:“遼寧戲劇玫瑰獎是由已故話劇表演藝術家李默然老師發起設立的,去年評獎時,評劇的報名曲目隻有三個。遼寧省以前14個市的評劇團,存活的寥寥無幾。”

馮玉萍說:“如果以后沒人唱評劇了,我們這代人將是歷史的罪人。”

目前的文化市場,制造快樂的藝術門類顯得更吃香。對於現狀,馮玉萍說:“快樂僅僅是藝術的一個功能屬性,更多的時候,藝術能讓人在困難時找到力量、茫然時看到方向。”

關於做好文化傳承,馮玉萍建議,國家有重點地扶持、在學校中育種開花、公共傳媒公益性推廣是三條可行的路。

馮玉萍說,現在京劇有11個國家重點扶持的院團,但其它劇種都沒有。對於有歷史、有實力的地方劇種院團,國家還應該有重點地扶持。“哪怕一個地方劇種,國家隻扶持一個院團,對它的傳承都是救命的。”

對於文化產業的說法,馮玉萍表示,支持,但產業不是文化的全部。藝術應百花齊放,各藝術門類有的靠市場能夠發展,有的必須依靠政府支持。

近幾年,沈陽市堅持“藝術惠民雙百萬”工程,由政府買單每周邀請戲劇、音樂、美術等藝術院團為市民演出、傳授藝術知識。這不僅讓沈陽評劇院的演員忙活起來,增加了收入,而且老百姓得到了政府的文化服務,直接受益。

馮玉萍說,國家扶持並不是一味給劇團投入,沈陽市“藝術惠民雙百萬”工程就是很好的方式,藝術院團有了演出、百姓受到文化熏陶,兩頭受益。

此前,為了讓評劇進入大學,馮玉萍已奔走多年,雖收效甚微,但她仍在堅持。馮玉萍說,目前國內藝術院校很多,但不能都把辦學的眼睛盯到市場,什麼專業能賺錢就辦什麼專業。學校應是研究、整理傳統文化藝術的殿堂。在此基礎上,如果大學能開辦傳統藝術專業,培養人才、傳承藝術,那將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

馮玉萍最后建議,以各電視台為代表的公共傳媒應在傳承、推廣傳統文化藝術上擔起責任。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是個很好的平台,但這樣的平台太少了。(記者李錚、李菲)

(責任編輯:孫石磊、魯婧)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