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炭局胡同局部
“歷史街區是城市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地區、一座城市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有力見証。”“作為一名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政協委員,既是歷史的參與者、見証者,也應該是歷史的記錄者、書寫者。用提案呵護文化遺產,是責任,也深感自豪。”
10年,152件提案,這是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交出的成績單。而作為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長期推動者,單霽翔今年提交的16份政協提案中又有兩份針對歷史街區保護。兩份提案分別關注歷史街區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傳統民居修繕。
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欠賬
“路面多處塌陷、老人出行不便,居民盼趕緊修修胡同坑窪路”。一篇關於北京市東城區方家胡同青炭局胡同路面塌陷的報道,讓單霽翔非常揪心。近兩個月來,青炭局胡同內出現多處塌陷,路面坑窪不平,坑窪的路面讓這裡的老年人、殘疾人難免腳下拌蒜。
在單霽翔看來,青炭局胡同的狀況只是我國眾多城市歷史街區基礎設施狀況的縮影,它們大多經歷數百年風雨,生活基礎設施遠遠跟不上時代要求。例如多數居民沒有自家的衛生間,每天需要去較遠的公共廁所﹔沒有燃氣管道和集中供暖設施,一些地方還採用煤炭取暖﹔不少院落還在使用公共水龍頭,甚至在高峰用水時段供應不上自來水﹔供電線路和設備負荷明顯不足,火災隱患嚴重等。
目前,不少城市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大量用於建設大廣場、大綠地、大水面、景觀大道、高檔辦公樓,而對於更加迫切需要加以改善的歷史街區內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欠賬。歷史欠賬和現實管理體制等問題交織,使世代居住在歷史街區內的居民生活水平,逐漸與整個社會人居環境的改善形成強烈反差,生活質量明顯低於城市其他地區,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心情迫切。
基建要有獨特規范標准
《關於加強歷史街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提案》是單霽翔今年的第3份提案。他的兩條建議中,除了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建設力度外,另一條是研究適用於歷史街區市政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規范和建設標准。
他認為,目前市政基礎設施規劃設計的制定,缺乏對歷史街區特點的研究,缺乏針對歷史街區的建設標准。無論是市政管線的選型,還是道路布局的選線,多年來仍然按照一般的城市建設標准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缺乏與歷史街區保護與更新目標相協調的特殊政策。雖然由於保護傳統街巷空間尺度的需要,這些地區市政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較為復雜,但大量實驗証明,在歷史街區內引入各類市政基礎設施、在傳統街巷內安排各類綜合市政管線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單霽翔建議,採用分散的、小規模的、多樣化的交通設施,更有利於歷史街區傳統風貌的保護和交通的便利。歷史街區由於地形地貌、街道空間與尺度、建筑布局等方面的特殊性,道路系統往往具有密度高、路幅窄的特點,其道路斷面、寬度、縱坡的形制,以及轉彎半徑、建筑間距、消防通道的設置等往往滿足不了現行有關規范,應按照保護歷史城區的要求適當降低或放寬相關標准,並且通過其他方式進行補充完善。
傳統民居失修現象嚴重
單霽翔的另一份提案《關於加強歷史街區內傳統民居修繕的提案》關注的是不少歷史街區傳統民居年久失修的現狀。
在歷史街區中,除列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建筑以外,傳統民居建筑量大面廣,是傳統建筑的主體。但是,各類傳統建筑存續狀況不同,相當一部分是清末民初的遺存,由於長期得不到正常修繕,房屋嚴重老化破損,“危、積、漏”問題非常嚴重,有的屋面破漏、牆壁剝落,有的甚至梁架傾斜、瀕臨倒塌,進行修繕已經刻不容緩。同時,在歷史街區內陸續搭建的簡易房屋質量更為惡劣,不少傳統民居院落內這類簡易房屋面積,已經超過正式房屋面積。目前,很多歷史街區的現狀是:人口擁擠、環境臟亂、危房集中、管理薄弱、貧困居民比例較大。
單霽翔認為,造成這一狀況,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因素。20世紀50年代各城市普遍採取“以舊城為中心發展”的模式,對歷史街區內的傳統民居則貫徹“充分利用”的方針。由於這些傳統民居量大面廣,修繕負擔逐年加重,投入力度明顯不足,危房問題逐漸凸現。進入90年代,各地開始實施大規模危舊房改造。不少危舊房改造區由於“佔而未用”,致使正常的房屋維修早已停止,造成傳統民居加速衰敗,導致歷史街區內房屋破損、環境雜亂、人口擁擠、違法建筑密集、火災隱患突出,危房面積進一步擴大。
修繕應“細水長流”
單霽翔認為,歷史街區內傳統民居年久失修問題,是長期積累下來的歷史欠賬,同樣,傳統建筑的保護也需要持續不斷地投入,必須有長期修繕的准備。要避免在歷史街區實施大規模“危舊房改造”,因為一次性投入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解決某些問題,但是歷史文化信息將會消失,同時改造后的效果往往單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房子新了,文化沒了”,失去了傳統民居及其環境的原有獨特性格,也就失去了歷史街區的文化魅力。
他建議將政府與居民的積極性結合起來,建立“細水長流”的投資模式,這樣既能解決房屋修繕的現實問題,又能妥善處理歷史街區的長期保護。他認為,在改善住房條件上,居民有極大的積極性。但必須明確住房產權關系,明確所在的歷史街區不再實施大拆大建,住戶才能積極主動地考慮自有住房的修繕問題。
他認為,實現傳統建筑的“有機更新”,應根據歷史街區保護規劃和政策的要求,發動社會力量,特別是社區居民,以自助力量進行小規模整治與改造。為此,應根據不同歷史街區內傳統民居院落的具體情況,制定有關政策和多種實施模式,改革現有房屋管理的體制。
對於歷史街區來說,穩妥的更新模式應該是適合當地具體社會經濟狀況的、充分聽取公眾特別是當地居民意見的、循序漸進的、注重差異化和分散化的更新模式,而不是主觀和強制性的、一廂情願的、過於剛性的、一刀切的集中拆遷改造模式。因此,應根據不同歷史街區的風貌特色,抓住當地傳統民居建筑的主要規律和特征,編制有針對性的、具有選擇余地的房屋修繕方案,提供給自行修繕房屋的居民及工程設計、施工人員作為依據,以確保歷史風貌不走樣。 (本報記者 李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