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不需要“大師” ,“鑒定大師”為利而往--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收藏不需要“大師” ,“鑒定大師”為利而往

2013年03月04日09:11    來源:中國文化報    手機看新聞

有人說,我們這個時代什麼都不缺,就是缺少大師﹔可是更有人說,這個時代最不缺的就是大師,特別是在收藏圈裡,“大師”更是隨處可見,自稱“鑒定大師”,或冠名以“鑒定大師”的人,已經近乎泛濫。而且似乎已經形成一股風氣,逢人便是“大師”,動輒就是“鑒賞家”,唯恐不以此相稱就不足以彰顯其尊貴。故而玩點收藏的、有些資歷的就能稱為“大師”,從而誕生了漫天飛舞著“大師”的奇觀。

但蒙此所賜,“大師”這個名號,慢慢演變成一個讓人生厭的稱謂。一件珍品被藏家送至仰慕已久的“大師”那裡做鑒定時,卻被告知是贗品,無奈低價轉手后,其再次現身時,已被高價拍出。一件本是拙劣的仿品,被“大師”點石成金,一紙鑒定証書加身,搖身一變成為珍品。收藏圈充斥了靠賣鑒定証書為業的“大師”,其含金量雖低不可信,卻市場不小。如此“大師”,對收藏而言遺禍久遠。

那麼此類“大師”又是緣何如此得寵?究其根本,是當下的收藏漸漸由把玩轉為炫耀,由投資轉為投機。而且一個個撿漏、暴富的故事在刺激著人們的神經,進而越來越多的人和資金進入這個領域。

這種火熱,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收藏鑒定會,引得“大師”今天北京明天上海后天香港地周游。特別是近些年應運而生了眾多鑒寶類節目,可惜的是,很多節目往往成了“大師”揚名之地,甚或是取財之所,從而信口開河地吹噓自己的專業素養,不負責任地評點各類藏品。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些勤奮的“大師”們為名為利地忙碌著,推動著“收藏”市場的“繁榮”。

不知道是收藏催生了如此多的鑒定大師,還是大師們推波助瀾了收藏之潮,但眼下愈來愈火的收藏,卻離收藏是愈來愈遠了。故而,一個投機的收藏市場,需要眾多的“大師”來吹捧。但真正的收藏,不需要“大師”。(馮智軍)

(責任編輯:赫英海、潘佳佳)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