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獻策促“文化出門”“文物回家”--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政協委員獻策促“文化出門”“文物回家”

2013年03月04日08: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希望國家出台政策,對回購、回流的中國文物減免關稅等費用,這樣有助於愛國者、華人華僑共同協力讓散落在國外世界各地的中國文物‘回家’。”研究收藏長達47年的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古玩商會會長張雪岩3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發此倡議。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流失在外的文物超過1000萬件。近年來,中國政府及民間人士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的活動,尋求多渠道、多模式推動流失文物的返還。

  張雪岩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個人和企業花大資本回購流失在海外的文物,眾人協力下,已經有很多文物回歸。

  去年底,法國艾德拍賣行執意拍賣清朝乾隆年間玉璽一事,引發了中國官方及國內民眾、海外華人華僑的一致反對,再一次將中國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和收回問題推到風口浪尖。

  這位從17歲就開始鑽研古玩的全國政協委員認為,這應引起國人在如何更有效地保護、收回流失海外中國歷史文物方面的深思。

  在張雪岩看來,那些都是祖先留下來的財富,如果改變觀念,減少流失海外文物回流、回購的相關費用,將更有利於愛國者、華人華僑把中國文物買回來。

  作為一位民選出來的古玩會長,已過花甲之年的張雪岩認為,中國應向國際組織呼吁,依法追索流失文物,將違法者繩之於法。目前,盡管流失文物數量之大,推動文物返回困難重重,但張雪岩也樂觀地認為“隻要把國家建設強大了,他們會送回來”。

  相對於張雪岩心心念念的“文物回家”,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作家趙麗宏更關心如何讓“文化出門”。

  趙麗宏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讓世界文學界有了“中國好聲音”。中國文學界與世界文學界的交流很多,但一直處於“不對等”狀態,中國對世界文學很了解,翻譯和介紹很多,而世界文學界對中國文學了解不多。莫言獲獎,讓世界文學開始重視“中國故事”。

  “我今年提案還是關注文化問題”,趙麗宏說,“單方面從世界角度評價中國文學的狀況應該改變,我提議,中國應該設立自己的‘世界文學獎’,從中國人的角度評價世界文學”。

  他提到,今年自己也關注讓文化成果為大眾共享的問題。改革開放的文化成果有目共睹,但很多高雅文化藝術沒有做到普及,一些社會弱勢群體與這些文化成果“無緣”。他表示,政府應在制度設計和資源分配上向基層、向普通大眾傾斜,使更多文化成果得到群眾共享。(完)

  (原標題:政協委員獻策促“文化出門”“文物回家” )

(責任編輯:任文(實習生)、潘佳佳)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