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無疑是今年春拍最耀眼的明星,他的晚年作品《愛痕湖》在中國嘉德的春拍中成交破億,成為中國近現代書畫繼去年秋拍齊白石《可惜無聲》冊頁以9520萬元創造天價后的新紀錄。正如本期“春拍盤點”中嘉德書畫部總經理郭彤所說的,去年秋拍齊白石大出風頭,今年春拍張大千再創新高,可以說兩人各有淵源,但都有代表性。據記者觀察,這種代表性來自他們的大師身份,更來自市場對大師的再認識。
張大千、齊白石是大師,可謂路人皆知,許多素來不關心美術史、更不關心藝術收藏與拍賣的人都知道這兩個響當當的名字,似乎已經超出了美術史專門知識的范疇。即便如此,藝術市場對這些大師,尤其是對他們的身價,卻還是有一個再認識的過程。
以張大千為例,對他的再認識,就包含著幾個層面:如前不久在本報舉辦的一次高爾夫論壇上,身為央視鑒寶欄目專家的蔡國聲就當場表示,張大千《愛痕湖》的天價成交,糾正了他因后半生漂泊海外並在晚年定居台灣而在歷史上受到的隱形的歧視。這一點也許在今天的藏家中早已不是問題,卻也說明了市場的再認識,首先有一個超越歷史上一時的是非恩怨的去意識形態化的過程。其次,如郭彤、董國強兩位專家所分析的,這次張大千的新一輪行情伴隨著對他晚年的潑墨、潑彩作品的再認識。在內地買家身上更明顯,因為那些作品早就獲得了港台、海外買家的垂青。可見市場的再認識,其更深的層次是對大師的美術史價值的重新發現。而《愛痕湖》的破億成交,印証了內地買家的神速進步,又說明市場的再認識,還伴隨著如何以全球的眼光重新認識自己熟悉的大師,也就是要經歷一個國際化的過程。
更重要的是,當今的藝術市場正處於新一輪的漲勢中,其動力來自大規模的新資金入場,並伴隨著全新的收藏投資理念與手法,呈現出一個新老買家、個人與機構集體博弈的格局。博弈的焦點,不僅僅是大師的精品及其所蘊含的價值,還包括買入賣出的時機及其背后行情走勢的動向。因此,市場對大師的再認識,與資本介入后大師精品的籌碼化有關,不僅僅反映了對大師的美術史定位。藝術市場因此就深深銘刻了那些資本的烙印。
如此抽絲剝繭,我們不難看出,上述大師精品籌碼化的過程所上演的漲漲跌跌、買進賣出的人間喜劇,其實是圍繞著大師及其精品的美術史定位這根主線的。不過有必要提醒讀者的是,所謂美術史定位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下也需要重新檢驗。如張大千就是一個明証:其晚期作品中西融合,身價超越了那些師承中國傳統的早期作品。這也說明,美術史就是當代史,即便你隻收藏中國傳統藝術,也要關心當代藝術的發展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