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位於西安市長安區三府井村東北第十代明秦藩王朱懷埢墓的神道,已被周圍渣土堆、建筑垃圾、待拆遷的村民建筑包圍。
北京,有明十三陵﹔西安,也有“明十三陵”。前者,是明朝遷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后者,是分布於西安市長安區少陵原、鴻固原等地約45平方公裡的明秦藩王墓群,其中藩王墓13座。
作為2006年核定的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的明秦王墓卻早已難覓昔日氣勢恢宏的場景。特別是位於長安區三府井村東北的第十代明秦藩王朱懷埢墓,雜草叢生的圓丘形封土與神道早已淹沒在渣土、建筑垃圾、村民住房、在建高層商品樓的“圍城”之中。而就在前幾日,當地村民反映,“鯨吞蠶食”著文物保護區的渣土堆不斷越界,甚至壓埋了神道的石刻。
原本地處古城偏遠南郊的明代王陵,不經意間也邁入了城市化的軌道。文保部門,又一次面臨著文物保護與城市、居民發展相矛盾的尷尬。
渣土易清理,規定難執行
30日下午,當記者來到三府井村,一台挖掘機和十幾名工人正在朱懷埢墓的神道兩側工作,神道東、北邊的磚牆正在修砌,牆外則是堆積著5米高的渣土堆。
“經過調查,渣土是西安航天基地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修路時堆放的”,長安區文物局文物稽查大隊隊長楊博在現場告訴記者,日前稽查隊已與航天基地管委會、社會事業局等部門召開現場辦公會,文物局要求投資公司立即清運渣土並恢復保護性圍牆。記者看到,壓埋石刻的渣土已被清除,而圍牆外一座座小山丘般的渣土堆仍未得到清理。
據了解,佔地面積2800平方米的朱懷埢墓,包括主墓和兩座陪葬墓,墓南的神道兩側尚存石翁仲、華表、飲馬、虎、龜等石刻11座。根據2003年陝西省政府《關於公布第四批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由陝西省文物局會同有關縣、區政府依法劃定了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明確了朱懷埢墓主墓封土東西30米、南北27米,神道東西25米、南北230米,以上區域四面外延40米的空間內,為文物保護區保護范圍,而建設控制地帶則更是從保護范圍再四面外延60米。
然而,記者站在神道上環顧四周,隻見東側的渣土堆距離石刻還不到5米,北側的渣土堆和建筑垃圾更將主墓和神道完全阻斷,根本無法看到主墓封土﹔而神道的西、南兩側十幾米處,則是殘破的保護性圍牆,當地村民尚待拆遷的三四層房屋就緊緊蓋在牆外,遠未達到文物保護范圍的要求。有關規定成為一紙空文,其原因何在?
“這是歷史遺留問題”,楊博指著神道西側2006年時建起的圍牆向記者介紹,由於以前相關保護規劃和法規不完善,村民建房等人為破壞不斷侵蝕著墓葬遺址,“再不蓋圍牆,有的村民就把石刻都圈到自家的院子裡了。”而當地村民也有怨言,一位自小長在三井村的老漢告訴記者,“小時候墓葬周圍就是一大片平地,這兩年搞建設,天天晚上有村外的人開大車過來倒土、倒垃圾,能把人吵死。”
不能“溫飽”,如何文保?
朱懷埢墓的神道上,西北方的一座石翁仲旁,距離約5米處,赫然矗立著一間屋頂已經破漏的磚瓦房,那是以前放置村裡變電器的地方。
就是這樣一間廢棄的瓦房,當地文保部門與航天基地管委會、電力局、街道辦事處、村上等多次協調,仍拆不下來,“有人說這是村集體財產,拿幾萬塊錢才肯拆”,當地文物稽查隊隊員無奈地笑著說。
小瓦房故事的背后,凸顯的是基層文保部門的弱勢與無力。
據記者了解,早在2006年,長安區文物局就已編制了一套《明秦王墓遺址保護工程項目立項申請書》,對13座藩王墓制定出完整的保護規劃和預算,但最后沒有了下文。相關人員向記者透露,主要原因還是囊中羞澀,“僅陵寢和石刻保護費用就將近1000萬元,特別像第一代明秦藩王朱樉的墓葬,南北長約425米,東西寬約345米,計400畝地的面積,按當時的土地價格計算,保護性征地費就在7000多萬元,沒錢賠付周圍的村民,怎麼保護?”
財力不足,人力也緊張。據介紹,目前西安市僅長安區一地,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豐鎬遺址、杜陵、明秦王墓、華嚴寺等6處,在最近的全國文物普查中,當地僅僅縣區一級的具有文物保護價值的單位就有400多個,而長安區文物稽查隊的工作人員隻有12名,日常巡查、防盜防破壞的工作任務十分繁重。
據了解,當地曾有過建設明代歷史文化遺址公園的設想,希望調動更多的資源來推動文物的保護與利用。然而,記者站在墓葬遺址上,面對四面的“圍城”,現實不由得讓人沉重。(記者 姜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