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及列席會議的文物專家指出,隨著現代高科技的發展,定位、探測、爆破等技術越來越發達,盜墓現象猖獗,成為中國文物流失最主要的原因。數據顯示,目前中國被盜的文物90%流失海外。
“很多人以為中國文物流失最嚴重是在清朝末年、民國時期,其實不是,真正流失最厲害的是在近30年裡。”列席浙江省政協會議的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副總干事虞長生道出了這個誤區。
在他看來,中國兩千年以前的漢代文物最為稀有,隨著地殼運動,年份越久的墓葬越往地下沉,埋在地下二三十米或更深的地方,普通百姓挖不出來。
然而,隨著現代高科技的發展,定位、探測、爆破等技術越來越發達,盜墓現象猖獗,近三十年來,中國文物流失最為厲害。“現在可以提供的數據是,目前盜墓出來的文物90%都流失海外。”
浙江省政協委員、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劉斌表示,近十年來文物流失最多,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文物破壞最嚴重。
“中國考古90%以上都是被動挖掘。”虞長生說道。
劉斌解釋,中國所有基建項目中的調查遵循考古先行的規定,而中國一直在做基建工程,如鐵路公路、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等,需要投入大量考古人手,但考古人員卻不足2000人,如何應付得過來?
“就目前而言,西藏、新疆考古人員不足10人,浙江作為文化大省,考古人員也不足發達國家的千分之一。”劉斌告訴記者,來浙考察的外國考古專家曾表示,若把浙江相同的資源搬到國外,至少需要兩三千名考古人員,“但我們研究所裡隻有22人”。
對於猖獗的盜墓現象,劉斌認為,它與文物流失有重要關系,但盜墓只是文物流失與破壞的原因之一,歸根結底在於考古的人力、財力及配套設施跟不上。
“浙江省已落后陝西、河南、湖南、四川等地,在考古的硬件設備上相差太多。”劉斌表示,目前陝西、湖南已經在修建考古博物館,但浙江還未有任何計劃。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的社會變化之后,厚葬之風興起,盜墓行為也隨著產生。據悉,在中國古代喪葬史上,漢代的厚葬頗為突出,墓室種類多,葬具豪華,隨葬品多。(柴燕菲 徐樂靜 羅雅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