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文物交流難以實現雙向--書畫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收藏

海峽兩岸文物交流難以實現雙向

2013年01月30日09:57        手機看新聞

  盡管台灣總統馬英九推出了相對較具安撫意味的政策,而且還有兩岸偶一為之的“非官方”政治互訪以及幾十年來形成的經濟紐帶(貿易、投資和游客因此得以穿越台灣海峽在兩岸間往來),但兩岸之間若想推進彼此的關系,仍然存在很多實際的障礙。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上周訪問北京一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與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官員討論了合作事宜,特別是北京和台灣的兩座博物院2015年合作慶祝故宮博物院成立90周年的事。雙方商定了一份協議,屆時將把北京故宮的文物運往台灣,但顯而易見的是,雙方並沒有討論把台灣故宮博物院的文物運往北京的事宜。

  台灣博物院館藏甚豐,有大約70萬件文物,其中很多件都被台北和北京視為國寶級文物。上世紀30年代,為了保護大陸的文物不落入日本佔領軍之手,蔣介石想方設法把大多數價值連城的文物用箱子運走。后來,其中部分文物在國民黨政府倒台、共產黨在大陸贏得決定性勝利前被匆匆運到了台灣。

  中國大陸為了重新拿到流落到海外的中國文物而做出的努力不時見諸報端。2009年在巴黎,中國一個私人藏家擾亂了佳士得[微博](Christie)的一次拍賣會,拍賣會上的拍品包括兩個在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從北京頤和園掠走的青銅獸首。蔡銘超成功拍得兩個獸首,但卻拒絕付款。兩個獸首是已故服裝設計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的藏品。最近幾年,中國在找回那些被它視為丟失的珍寶方面則採取了較少對抗性的立場。北京在對待去台故宮文物方面盡最大可能避免與台灣方面發生摩擦,因為它想贏得台灣的好感,北京希望海峽兩岸最終能實現統一。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一名負責公共關系的官員說,台灣故宮博物院和北京故宮博物院有“良好的工作關系”。

  自2009年以來,兩岸故宮聯合進行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展覽,包括有關清朝(1644年-1911年)雍正和康熙皇帝的展覽,但這類展覽迄今為止都只是在台灣舉行。

  台灣方面堅持說,它需要獲得法律保護,以免兩岸故宮都在爭相獲得的故宮文物在大陸展出期間被扣押,它還希望自己參與的任何展覽都能使用台灣故宮博物院的全稱,包括名稱中略顯敏感的“國立”字樣。

  台灣故宮博物院的這名公共關系官員暗示說,雖然雙方可能會找到一種方式避開名稱問題,但更棘手的問題依然是保護台灣故宮博物院的藏品。這位官員說,台灣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上周訪問中國大陸期間,由於涉及法律保護問題,雙方沒有討論將文物從台灣帶往中國大陸的事。

  不過,在中國大陸參觀博物館的人將可以看到一些“二手”的台灣故宮文物:它們是台灣故宮文物的照片和影像資料,由於不屬於文物,它們不會被扣押。

  到目前為止,兩岸間的互信也隻能到這個程度了。(華爾街日報中文網)

(責任編輯:任文(實習生)、赫英海)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