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油畫價格仍在窪地--書畫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收藏

俄羅斯油畫價格仍在窪地

2013年01月28日10:07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法國油畫《暮色下的向日葵》

前蘇聯油畫《干魚與蔥的靜物》

前蘇聯油畫《狩獵出發》

近幾年,來自俄羅斯(包括前蘇聯,下同)、法國、朝鮮等國的新老油畫作品頻頻現身廣州各大藝術品機構及展會,它們的收藏價值究竟有多高呢?業內人士分析稱,外國油畫的內涵、技法各有千秋,收藏是既要看作者的名頭,更應注重其創意理念及性價比。 

“第一眼看到這些油畫,就想起自己當年下鄉做知青的那段歲月。”《列寧在紅場》、《礦山的咖啡廳》、《軍港》……上周,“前蘇聯油畫藏品展”在廣州開幕,展出的數十幅前蘇聯功勛藝術家油畫作品勾起了不少中年觀眾對自己青年時代的美好回憶。

風格:

前蘇聯油畫偏重寫實

相對西方油畫,大多採用現實主義和寫實手法創作的俄羅斯油畫或許更符合我國的大眾審美,對美的向往、謳歌以及略帶敘事性主題是它們的顯著特點之一。

在紅點畫廊舉辦的首場“前蘇聯油畫藏品展”上,數十幅上世紀50~90年代創作的“蘇派”油畫吸引了眾人關注。而在近幾年的海內外藝術品拍賣會上,俄羅斯油畫的價值也逐漸得到認可。

記者了解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首拍俄羅斯油畫,整場成交率僅為45%左右,起拍價僅為幾千元,大師級作品的價格也隻在1萬至2萬元。但到了2004年的當代俄羅斯油畫原作精品專場拍賣會上,成交率達到65%,特別是前蘇聯功勛藝術家馬克西莫夫的《齊白石老人》以35萬元落槌,《打春場——系列中國》以132萬元成交,創造了其個人作品在中國拍賣的最高成交紀錄。2005年北京翰海推出10余幅著名畫家薩夫拉索夫、波列諾夫的作品,最終全部成交,其中列賓在1886年創作的《人物肖像》估價80萬至100萬元,成交價達到176萬元,這是俄羅斯油畫在內地拍賣市場的最高價。

有藏家對比后發現,盡管近十年來部分俄羅斯名家作品價格上漲數十倍,但仍遠遜於西方主流藝術家的天價,甚至比國內一些名家的作品賣得還便宜。

2008年,藏家周先生(化名)出游俄羅斯時帶回了價值100多萬元的油畫,而藏家盧先生(化名)也曾和幾個朋友合伙買過一批俄羅斯油畫。“1米×1.2米的油畫才賣1萬多元,的確很劃算。”周先生大呼“抵買”之余,還認為大多數畫家的名字、經歷都是有據可查的。

策展人熊斌表示,近來頻頻在廣州露臉的俄羅斯油畫的運作方式主要是兩國藝術品機構合作,單價一般在1萬~10萬元之間,具有相當的競爭力。“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中國油畫深受俄羅斯的影響。上世紀,不少中國油畫家就曾留學蘇聯,而‘蘇派’也是國內收藏者比較容易接受的風格。” 俄羅斯油畫鮮明的現實主義元素和寫實的手法,是世界美術史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支流”,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市場:

中國購買力吸引“過江龍”

今年年初,上海博物館宣布將在9月20日~12月1日舉辦“美國克拉克藝術館藏19世紀法國油畫精品展”。美國克拉克藝術館是西方著名的藝術博物館,展品涵蓋文藝復興至二十世紀初歐美繪畫、雕塑和裝飾藝術品,其中尤以繪畫收藏見長。本次展覽將展出從該館精選出的法國19世紀名家名作逾70件,著重表現該時期法國繪畫藝術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展品以印象派大師的作品為主,其中莫奈、卡米耶·畢沙羅和雷諾阿的經典力作堪稱難得一見的珍品。

法國畫家、造型藝術家讓·米歇爾·斯達尼斯拉斯·卡柯尼斯奇的作品從2008年起屢次在北京、上海、廣州和大連展出。有藏家認為他的作品帶有“中國元素”,他在受訪時也坦承,自己曾受法籍華人藝術家趙無極的影響:“趙無極可以算得上是我的半個老師,他的創作風格讓我的作品有了中國的養分。”他表示,2008年初到中國時人生地不熟,“水土不服”令自己很難打開局面。而從2010年起,通過多次參展,他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忠實粉絲。

“我認為中國收藏者受傳統的影響,對西方油畫的了解和喜愛程度還不算很高,當然近幾年這種情況有所改變,越來越多的人能看懂油畫了。目前我的作品價格多在1.5萬~10萬元之間,和在歐洲市場的定價差不多,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卡柯尼斯奇還告訴記者,如今他每年都會參加廣州的藝博會,並將工作重心放在北上廣等地。“中國市場的購買力巨大,而各地的風景和文化也帶給我新的靈感。例如《神秘山脈》用紅、黃等暖色調描繪出一幅抽象山水畫,表現了自己在夕陽西下時遠眺桂林山水時的心潮澎湃。”

收藏油畫

應注重創新理念

近幾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興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過江龍”,不少外國著名畫廊“進軍”國內,集中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地。這些畫廊中,有的致力於推廣外國藝術家,有的關注本土藝術家。此外,還有些外國獨立策展人、藝術家自己來華推廣,再加上部分華裔作者“回流”闖蕩,市場上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除了歐美油畫外,此前廣州還有幾家機構推廣過朝鮮藝術家的作品。朝鮮油畫體現了東方審美觀,筆法細膩、人物生動,既有西方油畫的和諧色調,也借鑒了前蘇聯油畫的寫實風格。通過描繪各種神態來揭示畫中主人公內心流露出的真情實感,再配上艷麗多彩的民族服裝,讓人感到親切、安定。

熊斌認為,朝鮮油畫受中國油畫影響很深,現在市面上作品的風格接近中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價格相對便宜。但也有藏家認為,朝鮮畫性價比較高,其中也不乏一些優秀作品:“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外國油畫的技法各有千秋,收藏時既要看作者的名頭,更應注重其創新理念和豐富內涵。”

(責任編輯:孫石磊、魯婧)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