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開放的文化野促進了傳統繪畫在當代發展開拓的可能性,藝術家主體精神的覺醒,就是置身於精神荒蕪的物質社會裡,期待著成長和拯救,體現在繪畫中,繪畫本身即“追求精神和靈魂價值的人生旅程”。
2005年新疆寫生
深諳藝術發展規律的白羽平,始終潛心於繪畫本體的自覺,以藝術的方式,觀照自然造化,於自然的蒙養中生民性靈.延展其豐厚的學識。
風景畫作為白羽平營造個人新的現實世界的媒介,通過對一種山高水遠,縹緲無著、塵埃不到的“境”的創造,把個體經驗禽在時問與空間中,實現其在時間和空間中的駐足與眺望,以月色、雪國、曠塬等的物象.來傳達其內心深處的寧靜淵澄,這其中包含了對某種逝去的回憶和對物化世界的輕蔑。
在白羽平的早期作品中,傾心自然,淡泊寧靜,忘懷萬慮的人生體驗成為白羽平風景繪畫發展的基本母題。阡陌縱橫的田地構成.高低錯落的山丘高地所散發的祥和、清新的田園情懷,在他的筆下滲透出與這版景致的生存聯系和詩意的依戀。
於蔥蘢處透出清瘦,於絢爛處散出荒寒.白羽平近期繪畫所呈現的孤寒意韻,標志著其風景繪畫的又一次自我超越。深深的崖谷,黝黑的山林.蕭瑟的曠無不傳達出中國傳統繪畫意境中蕭疏簡淡的空寒特征。
關於內容形式的思辨,白羽平意在內容和形式二元轉換的觀點。在秉承先賢的同時,又不斷地注入其在當下生發的新內涵。穩定庄嚴的平行線組合,戲劇化的明暗處理,柔潤、干澀的節奏跳躍,揮洒自如的手感控制,說明了白羽平在語言層面上找到了與其精神表達相契合的個人語匯.並使精神本身轉化為語言的直覺,把風景視覺因素的基本記憶獨立提升為實際觀看的語言品質。
白羽平對中國傳統藝術的詮釋源於一種深沉的文化沉思,立足於當下的藝術創作,卻將一個遙遠的對象作為自己期望達到的目標。在此刻的皴擦點染中,將心意遙致於莽莽蒼古﹔在靜絕塵氛中,時間似乎凝固了,過去、現在、未來被統一在畫面的空間裡,獨特的藝術創造將心靈遁入迷遠的寂靜之中,這短暫的觀照,就是永恆。
“一水帶寒月,孤村幕夕煙”.在白羽平的作品中,沒有鼓蕩和聒噪,也沒有激烈的沖突.而是以寒江靜橫、雪空綿延的畫意跡化心中對自然及生命本質的探求和詰問。
沒有澄明的觀照,哪有精神的超越,白羽平利用風景,印証自身,同時也把自身的生命體驗投射到風景中去,在渺茫難測的幻象中穿梭與游走,為的是回應一個遙遠的召喚,走向彼岸,去安頓一個不羈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