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藝術家是土地的兒子,從出生那天起就無法改變自己出身的印記。一個有思想、有理想的藝術家是不會也不能割舍民族傳統的精神血脈的。在東西方文化藝術互補互滲的交匯處有一個“尺”,如何在這個“尺”上盡量向頂點攀升,是想有所作為的當代藝術家們終生奮斗的目標。其實東西方文化藝術互補互滲並不難,難的是要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中達到一定高度。即不能喪失我們賴以生存和引以為榮的基石,又要擺脫那些聖哲、偉人對我們潛移默化的種種影響。真正學會用今天藝術家的眼睛看世界,用現代人的思維方式思考,用自己的、獨有的藝術語言表達內心情感,隻有在這種境界下從事藝術創作才可能在自由王國裡翱翔,才可能會產生豐碩的成果。而書林的作品就是在這種心態下產生的。
我曾為書林的畫集寫過序,並也曾在幾種刊物上評論過他的作品。這不僅僅因為我與書林相識多年,才對他的作品予以關注。更多的是書林與我的人生軌跡有相似之處。我欣賞書林的人品,黑白分明,惟理是循,澄澈磊落。東北人曠達又不乏細致的性格,為人處世正直坦誠。或許是因為我在東北農村生活過的經歷,我能感受到書林性情中的某些與眾不同之處,我能理解他的一些所思所想。而他堅持不懈的從事探索水墨畫藝術的精神,使他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間斷的創作出大量的水墨作品,並以獨有的洒脫大氣,淋漓酣暢的水墨語言,形成了的自己的藝術風格。
書林的水墨戲劇人物畫是在不斷探索中,逐漸走向成熟的。他七七年入讀魯迅美術學院工藝系,后又轉為繪畫,超乎人們想象地畫得一手精彩的工筆畫。作品參展獲獎,幾多殊榮。因他學習過工藝設計的形式法則,從事過裝飾繪畫教學的美理法則,從事過中國畫研究生的教學工作。也正因為他豐富的學科閱歷,才使得他做畫中自然洒脫,從而達到“有了才畫的必然王國到畫了才有的自由王國”的境界。他的畫打破了中國水墨畫傳統藝術的持續性、封閉性結構,代之以人物非完整性、制作效果的偶然性和對偶然性必然的駕馭,以及畫語視覺樣式的多樣性。蓄心緒於毫端,縱情抒寫,舒卷自由,任我西東,無拘無礙。他在用國粹—中國畫表現國粹—京劇中的人物的同時,盡力的把國粹的精華傳承下來。其實不論是國畫還是京劇都是極具表現意味又極具詩意的在具象中見抽象的藝術。兩種藝術因文化根源的相同有其共性,又因載體的不同有其強烈的個性。那麼如何利用水墨畫的特質語言去表現亦同亦異的京劇藝術,在兩種偉大藝術交匯處的邊緣找到一個最恰如其分張揚其個性的點,就是書林水墨戲劇人物畫的精髓了。因為中國人物畫的表現尺度似乎還持守著一條底線,那就是:純粹意義的抽象,同樣不是中國人物畫的出路。當繪畫將一切造型都支解分離,重新按它種觀念綜合,單純追求抽象之抽象時,人物畫也就失去其本原的意義了。所以,書林對戲劇人物畫意象的造型,採取了對不同客觀素材進行不同的主觀改造,即從對象外部或內部的各種關系、邏輯、形態、結構之中,抽取那些既帶普遍意義又富於個性色彩的特征,集中綜合再造、濃縮甚至夸張、變形的強化處理,創造出既似生活原型,又勝似生活原型的藝術形象。書林就是努力探索並充分利用了京劇藝術視覺上的錯覺抽象感把握畫面節奏,夸張強化塑造人物造型,有意識地模糊了寫實與寫意手法、表現主義與具象主義形式的邊界,使畫面既具京劇藝術程式的精髓特質,又富於水墨畫筆墨語言的千姿百態。
書林似屬於那一類性靈派風格的畫家,所以從作品上看,畫風受傳統戲曲人物、民間美術造型、裝飾構成主義特點的影響,朴拙強悍、潑辣放達。在干濕、濃淡、疏密的構成中經營幅面的整體氣勢,顯示出一種特有的靈性和形式特征。這種既有繼承,又有獨創的方法,凸顯出其鮮明的作品個性。他把傳統的筆墨程式、行草書寫的點劃勾勒特點、平面構成的布局取勢和靈性的藝術精神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又與表現性的筆墨相結合,使畫面更具幻化色彩而富於韻律,造型夸張霸悍,元氣淋漓,筆墨酣暢。作品中的形象似亦非似、鐵骨錚錚、堅挺偉岸。具有形色鮮明,氣勢勁健的特點,使畫面中的雄強之氣向四邊外延。它不僅保持了與傳統文化精神的一脈相承,而且通過創造使傳統體裁的對象又具有了現代繪畫形式的某種圓融和諧。他筆下的對象一掃矯奢萎靡的造作技巧,更不囿於傳統文人畫的筆情墨趣,絲毫沒有那種顧影自憐,游戲人生的頹唐傾向。
書林的水墨畫戲劇人物,因為是通過運用夸張寫意的手法和獨特的審美眼光經過一番擷選、取舍進而顯現其作品風格的。所以他每每下筆著墨,總表現出畫家濃厚的主觀情感色彩,而且大多取情懷激越的特寫構圖,佔據畫面中心大半的位置,通過琳琅的色彩與墨的交疊透出某種具有裝飾趣味的舞台效果,反映出他對某種趣味的追求、某種境界的探索、某種精神的坦露。尤為突出的是,他著力於發揮水墨材料自身特性,努力將其與所描繪的人物恰到好處地糅合在一起,尺幅之間,大氣自然、從而產生一種別樣的和諧。這種通過作品所溢散出來的形式感表現為一種鮮明的崇尚陽剛、天成率真、野逸生辣的品格。他的戲劇人物作品意象鑿鑿、筆墨蒼潤、畫風雖具裝飾特征卻不事匠氣雕琢,在那些看似不經意的揮寫中卻把握住意外的效果。使觀者常常看到、感到的或是一曲濃郁、醇厚的華彩樂章﹔或是一組鏗鏘熱烈的鼓鑼镲亮音﹔或是吟唱、或是詠嘆﹔有溫婉、有情趣﹔人非人、物非物,一如色墨混融的交響,呈現出絢爛之美,浪漫之美和理想之美。
水墨藝術之於馬書林,既是其精神情感與審美取向最為自由與朴素的存在方式﹔又是他以生命的個體形式和特殊話語,詰問自我並探尋精神去路所作的嘗試與努力的過程。在夢幻與真實的交錯誘引下,書林繼續著他的藝術與精神之旅,一步步循著他所建構並且努力接近的精神家園——追求精神的宏大、曠達與深邃﹔追求朴茂、濃烈、豐厚的情感﹔追求自然、本色、真誠的藝術品格。
作為一個有思想的藝術家,書林是一位具有著豐富的精神內涵和思想深度的人。他現在時任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把相當多的精力和智慧奉獻給了國家美術事業。因此,他總是無可退避地被置於某種有為與無為之間,被迫在社會責任和個人藝術價值取向之間作出種種選擇。書林就以作畫、讀書、消解轉化並且平衡著各種矛盾。我們在欣賞馬書林作品的同時,可以通過他與眾不同的畫語畫風感受其是一位具有強烈個性意識和創造能力的藝術家,他是怎樣不受技法層面的羈絆,積極拓展水墨畫藝術語言層面和其文化內涵,並在中西藝術繼承融合中探尋著水墨畫傳統韻律的筆墨美,古典意蘊的意境美,現代意識的抽象美,以及在中國水墨畫藝術中張揚他所特有的性格魅力和個性風採。
(本文作者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