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書畫>>名人庫>>現代名家>>程振國
人民網>>書畫>>正文

程振國隨筆

2013年01月23日18:21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富有情緒化的點線面支撐著中國畫構成形態的思維法則。運動過程中的中鋒、側鋒、轉折、頓挫、提按、輕重、緩急、拙巧、枯澀等法理始終貫穿其間,從中尋求超越一般想象力的形式語音,用以表述內容的完美性。

——在視覺審美形式中,線是強調物體形態輪廓的必要手段,其后是強化物體內的層次,根據物體形態的變化組織線條或左或右或縱或橫強調它的體積感、空間感、節奏感。中國畫的線並非漫無目的地組合與排列,它不但承載著自然形態的重新組合與重新認識,亦飽含畫家豐富想象力和情感的注入,充分體現“骨法用筆、應物象形”內涵的感染力。

——詩是用文字形式暢述狀物人性化的體現,如:茂林石蹬小亭邊,遙望雲山隔淡煙。卻憶舊游何處是,翠蛟亭下看流泉。(黃公望)峰頭黛色晴猶濕,筆底春雲暗不開.墨化淋漓翠微斷,隱幾勿聞山雨來.(惲壽平)用以傳達人與物的情景交融。山水畫是通過飽看飫游的觀察方法,讓情感注入,經過取舍、分解重新組合的意象圖式中而形成新的載體。中國畫的審美理念並非依賴對自然形態的逼真刻畫,充分體驗到“意”和“境”的主觀語言模式的表達,抒發自我心靈與自然狀物的共鳴。

——把握水墨的材質,要借用筆的運動才能發揮本身所具備的功能,產生不同的視覺形式。蘸墨、破墨、潑墨諸法中濃淡干濕代表了不同取向,張揚形態的力度、氣勢、動感,在這過程中無一不為情緒所牽動,無一不為理法而約束。“凡畫,氣韻本乎游心,神採生於用筆。……然后神閑意空,神閑意定則思不竭而筆不困也。”(《圖畫見聞志》)天地萬物經過藝術家的處理,通過感官使人們產生愉悅感,這亦是目的之所在。

——繪畫的標准,規范是約法自身的限制,應當將標准、規范視為規律,規律本身更具寬泛的發展與發現的空間,從中可尋得更為符合自身意識的標准、規范。任何藝術規律是在發展、創造、變化運行中而產生,它不是永恆的,老子所謂,可道也,非恆道也。

(責編:任文(實習生)、赫英海)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