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从高价榜单看中国书画为何持续被“蚕食”?【5】

王林娇
2018年07月12日10:13 | 来源:雅昌艺术网
小字号
原标题:【2018年春拍总结之二】从高价榜单看中国书画为何持续被“蚕食”?

  李可染和傅抱石

  当然,整体来看,本季近现代书画依然是书画板块的排头兵,2件超过亿元的拍品其实也代表了近年来市场中的热门艺术家:李可染和傅抱石。

  李可染 《秋山图》 9200万元 广东崇正

  其中,中国嘉德拍卖1.265亿元的李可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成为本季最高价拍品,随之高价拍品的带动效应即实现,在广东崇正春拍中,李可染作于1963年的《秋山图》以不负众望的9200万元成交,也是本季珠三角地区最贵的书画作品。

  傅抱石 《琵琶行诗意》 1.035亿元 北京保利

  傅抱石作为近年来毫无争议的热门艺术家,早在2106年春拍时,其2.3亿元成交的《云中君和大司命》就助其成为高价艺术家。在本季度拍卖中,北京保利和中国嘉德均有傅抱石的小专题上拍,数十件傅抱石精品上拍,其中最高价是1.035亿元成交的傅抱石《琵琶行诗意》。

  陆俨少 《罗浮新颜》 7130万元 上海嘉禾

  另外一个在本季度创造个人最高价纪录的艺术家是陆俨少,凭借上海嘉禾拍卖中7130万元的《罗浮新颜》,需注意的是,陆俨少早前的纪录是在14年前北京翰海春拍中百开选六的《杜甫诗意册》是以6930万元成交,此次纪录的刷新,虽然陆俨少未能进入到亿元俱乐部中,但也是对于陆俨少市场价值的认同。

  其中,在近现代书画的拍卖中,除了众所周知的大名家之外,亦有很多在彼时艺术成就颇丰但尚未被认知的画家,其作品的单价远远未及他们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他们的挖掘尚需努力。

  诚然,2018年春拍对于中国书画而言,是稍稍冷却之后的思考期,对于藏家而言,可以稍停下脚步去感受艺术家在当时的创作心境;对于行业而言,是热而不燥,但更需要反思,在拍品趣味、估价、市场把握等方面皆是如此。

(责编:鲁婧、王鹤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