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千里江山图》 探班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5】
午门东雁翅楼展厅,则展出了展览的最后两个部分“明晚期至清中期”和“借古开今”两个单元:
明晚起董其昌倡导山水画分南北二宗,以王维、董源、巨然、二米(米芾、米友仁)至元四家为南宗正传,主张用南宗笔墨作画,仿古成为晚明山水画的重要内容。董其昌仿古山水画以水墨为主,同时也有青绿,其设色如同运墨的画法,既是对青绿山水画发的一种突破,也使擅长水墨山水的文人画家在设色画中取得创作中的极大自由。
晚明则是丁云鹏、蓝瑛、陈洪绶等擅长青绿山水,尤其是蓝瑛在笔墨上吸取了北宗画家的长处。四王和吴历则在清初为画坛正统,他们以色笔代墨笔的试验和探索,开拓了青绿山水画演进的新格局,还有部分清朝时期的宫廷画家也擅长青绿,皆源自四王一脉。
明 董其昌 《仿古山水》册 纸本 设色 每开纵26.3cm,横25.5cm。
这套《仿古山水》册共8开,皆为仿唐及宋元诸家如杨昇、惠崇、李公麟、倪瓒等的小幅册页,是董其昌仿古一类绘画中不可多得的妙品。董氏水墨山水名重于世,设色山水也别具一格。此册中“仿唐杨昇”一开青绿山水,以没骨法为之,丛树峰峦等都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等色染出,鲜有勾皴,与李思训一派线条硬劲的青绿山水情趣各异。董其昌曾遍临名家画作,而用功最勤的则是元四家。此套册页虽每开均以“仿”字冠名,其实画面却不尽然,因为每幅都有自出新意之处。再以“仿倪元镇”一开为例,与倪瓒之画呈现的寂寥疏淡的面目相比,此图使人感受到的是勃勃生机,这是董氏取诸家笔墨之长,再运用自身的学养识见加以变化而直抒胸臆、独树风标的不凡魅力,后世众多摹古画家始终无法企及。
此图册作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董其昌时年67岁。(撰稿人:汪亓)
董其昌 《仿古山水》册
董其昌 《仿古山水》册
董其昌 《仿古山水》册
明朝 沈士充《山水图册》 金笺本(十开) 25.7*23.9cm 故宫博物院
明 丁云鹏 《山水图扇页》 纸本 16.2*50cm 故宫博物院藏
明 蓝瑛 《澄观图册》 金笺本(十二开) 42.5*23.2cm 故宫博物院
蓝瑛 《澄观图册》
“澄观”一语出自六朝山水画家、画论家宗炳《画山水叙》。宗炳认为山水画的功用在于“澄怀观道”,即通过欣赏山水画以滌除心胸之垢,进入平和无我的高尚境界,这也是蓝瑛69岁时精绘此册的初衷。
蓝瑛一生游历甚广,明代韩昂在《图绘宝鉴续纂》中记载他到过福建、广东、湖北、陕西、河南等地,对长江南北的名山大川有着细致的观察和深切的感悟。因此,在这本图册中,他凭藉深厚的艺术功底准确地表现出江南水乡的秀美和北方山岳的壮丽。由于画家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在创作过程中达到“澄观”的目的,所以在此图册中无法找到任何与自然界相对应的具体景观。蓝瑛在师法自然的基础上又对自然山水的某些形式结构及色彩等进行了分解和重新组合,使之化作自己的“胸中丘壑”再加以表现。这种典型的文人山水画创作方法与西方注重写实的风景画迥异其趣。(撰稿人:李湜)
明 刘度《海市图卷》 绢本 40.6*160cm 故宫博物院藏
《海市图卷》局部
本次展览出版有图录,分为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两册,收录有本次展览的全部作品,图片印制精美,颜色还原度高,注重放大局部和细节,并收录青绿山水研究的专业论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