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展开《千里江山图》 探班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2】

刘倩
2017年09月13日10:26 | 来源:雅昌艺术网
小字号
原标题:【雅昌专稿】展开《千里江山图》!探班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 | 9月15日午门开展

  除《千里江山图》之外,整个“青绿山水画特展”中还有多件国宝级展品,例如大名鼎鼎的展子虔《游春图》、宋人《江山秋色图》、赵伯骕《万松金阙图》等,从晋至近代,是全国博物馆第一次系统梳理、展示中国历代青绿山水画的发展脉络。

  “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2017年9月15日至12月14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和东西雁翅楼展出,分前后两期,共展出文物86件套,中间将于10月30日换展。本次展览以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为主,并展出有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院和敦煌研究院的藏品。(文中以下作品介绍来自于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与展览现场介绍)

  就展览地点而言,此次《千里江山图》所在的午门展厅比《清明上河图》所在的武英殿更具有标志性。从天安门正门进入故宫,验票安检之后的午门大殿即是展览之处。

  当然如果天气还不错,您还能借着观展之际站在午门眺望端门、天安门城楼和人民大会堂

  安检验票通过午门门洞之后,即左转从午门西马道上午门展厅

  “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是故宫博物院2017年年度大展,本次举办该展览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青绿山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门类,但是由于元及以后文人画的迅速发展并占据画坛主流,导致通常我们对中国山水画的印象主要是水墨山水,忽略了青绿山水在画史上的地位和价值。系统展示中国古代青绿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山水画的概念,以及中国艺术的精神。第二、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展子虔《游春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宋人《江山秋色图》、赵伯骕《万松金阙图》等重要作品,在青绿山水画的收藏上有突出优势。借此展览,可以让民众对故宫博物院藏品的重要性有直接、具体的认识。第三、故宫博物院经过全面的文物清理,向社会公布了全部藏品的目录。举办青绿山水这样的专门性展览,是系统清理成果的具体体现,也反映了故宫博物院藏品清理、研究的深入化。

  本次展览共分为5个单元:第一单元“东晋至宋:金碧辉映”展示的是青绿山水滥觞、成立至完备的过程,该单元展示的均为美术史的名作,尤其是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展子虔《游春图》、传赵伯驹《江山秋色图》、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实为难得一见的珍品;第二单元“元至明中期:墨色清趣”展示的是青绿山水与元人画合流的过程,其中的著名作品如胡廷晖《春山泛艇图》、佚名《东山丝竹图》、文徵明《惠山茶会图》、仇英《玉洞仙源图》等。

  午门西雁翅楼展厅展出了“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的第一、二单元:“东晋至宋”和“元至明中期”

 

 

  魏晋南北朝,山水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处于“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阶段,从现存画史文献及敦煌壁画实物来看,当时作为背景的山水树石均有着色。唐代开始出现青绿、水墨画并立的局面,李思训、李昭道(二李)的青绿山水画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完全独立并趋于成熟。

  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青绿山水背景在技法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以莫高窟中的经变画的青绿山水为代表,显示了中原地区的影响。宋代青绿山水画的发展臻至完备,北宋后期王诜、赵令穰的青绿山水画中融入了规则士人的趣味。而王希孟则是作为宫廷画师代表了宋代院体绘画的成就。南宋则是赵伯驹、赵伯骕继续发展。

 

 

  展子虔 《游春图卷》展览现场

  展子虔 《游春图》卷 隋 绢本 设色 纵43cm,横80.5cm

  这是一幅山水画,描绘了人们在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季节,到山间水旁“踏青”游玩的情景。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人物点缀其间。湖边一条曲折的小径,蜿蜒伸入幽静的山谷。人们或骑马,或步行,沿途观赏着青山绿水、花团锦簇的胜境。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艘游艇缓缓荡漾,船上坐着的几个女子似被四周景色所陶醉,流连忘返。山腰和山坳间建有几处佛寺,十分幽静,令人神往。

  画家运用细而有力的线条勾画出物象的轮廓,人物虽然小如豆粒,但一丝不苟,形态毕现。山石树木只用线条画出,可以看到行笔的轻重、粗细、顿挫、转折的变化,但尚未见到唐代以后绘画中出现的皴擦技法。《游春图》卷历来被认为是隋朝画家展子虔的作品,代表了中国早期山水画的面貌。近些年有学者对于这幅作品的作者和时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引起了讨论。(展子虔 《游春图》 撰文介绍:聂崇正)

 

 

  北宋 王诜 《烟江叠嶂图》 绢本 45.2*166cm 上海博物馆藏

  王诜所画烟江叠嶂图,传世不止一本,画法略用青绿设色,石皴在不方不圆之间,小树多夹叶,别具一种风格,同专学李成、郭熙画派的不同。此画面萧疏清远,表现了烟雾迷蒙的水乡景色。画家以墨笔皴山画树,用青绿重彩渲染,既有李成之清雅,又兼李思训之富丽,邓椿《画继》谓王诜“所画山水学李成皴法,以金绿为之,似古”,于此可见。

  赵伯骕南宋 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卷

  赵伯骕南宋 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局部

  赵伯骕南宋 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卷 绢本 青绿设色 纵27.7cm,横136cm。

  该图无作者款印,后纸有元代赵孟頫跋,称之为赵伯骕真笔。该图画江南的湖畔松岭和楼阁,属青绿山水,笔法清细繁复,格调柔丽雅洁,显示出南宋皇家贵胄新的审美情趣。该图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山水画的表现对象从北方雄浑的山川转移到江南的青山绿水。

  卷尾除有赵孟頫的跋之外,还有元代倪瓒、张绅的题记。

  南宋 佚名《仙山楼阁图页》展览现场

  南宋 佚名《仙山楼阁图页》 绢本 25.3*26.8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重彩画楼阁、奇峰、云树、仙人跨鹤。清代梁清标题签定为赵伯驹之作,但从画面的画法用笔和构图立意来看,却不似赵氏风格,应是民间画师的作品。

(责编:王鹤瑾、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