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合江的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内,保存着34具汉代石棺,还有5具汉代陶棺碎片,其汉棺的收藏数量,约占全国出土汉棺总数的25%。最近几天,合江县文物管理局成功修复了一具汉代陶棺,引起了全国文物界的官方关注。17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从该局获悉,这具修复成功的汉代陶棺由上百块文物碎片拼接而成,而修复工程耗时整整一年。目前,这具汉代陶棺尚处于后期保养期,约3个月后才能整体移动。
耗时整整一年
合江拼出泸州首具汉代陶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合江县境内就陆续出土了汉代陶棺的碎片。这些碎片品种较多,损毁程度也不尽相同,想要用它们来拼出一具完整的汉代陶棺,太难了。”合江县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2005年以前,合江还没有建立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这些文物碎片曾多次搬家,增加了碎片辨识和文物修复工作的难度。
“从碎片整理、分类、辨别到编号、修复、拼接,我们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该工作人员介绍,经过专家组协同努力,大家发现现存在博物馆内的汉代陶棺碎片,分别属于5具不同的陶棺,因此修复难度极大。“仅仅是拼接修复的过程,我们就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了解到,这具陶棺是泸州市范围内的第一具完整的汉代陶棺。”
合江县文物局局长贾雨田透露,陶棺在合江镇魏家祠村密溪沟(M4、M6)、桥凼村(现四转盘M1)、白米乡碾子旁村崖墓(M1)等墓地均有出土,由于陶质易碎,运回时全为碎片。前不久,经过专家和合江县文物局共同努力,终于修复完整了其中一具汉代陶棺。其他汉代陶棺的修复工作,目前仍在继续,而已修复完成的这具汉代陶棺,须3个月后才能整体移动。
科研价值较高
汉代丧葬习俗或将浮出水面
合江县文物管理局局长贾雨田介绍,这具棺由上百块碎片拼接而成(最小碎片2-3厘米),由灰砂陶烧制而成,仿木棺式样。棺口部长190.6厘米、中部长196厘米,底部长190.6厘米。宽上口部52厘米、中部54厘米、底部52厘米。高67厘米(其中折口高4.5厘米),棺身厚5.5厘米,底部四角均有一孔,在距边2-3厘米处,孔径2.5厘米,厚2.5-3厘米。
从数据来看,这具汉代陶棺的棺身腹部略鼓。棺盖呈弧形,中间高、两侧低,厚3厘米,棺盖长200厘米,中间最高处26厘米。棺盖档头高24厘米、宽53厘米。棺身与棺盖口呈凹凸形,子母扣合,无纹饰。“这具陶棺与完整的汉代石棺相互佐证,或将让汉代丧葬习俗逐渐浮出水面。”贾雨田介绍,这具完整的汉代陶棺的科研价值较高。
贾雨田告诉记者,此次陶棺成功修复填补了合江县乃至泸州地区汉代出土完整(修复)陶棺的空白,对研究汉代时期善葬制度及陶质烧制工艺提供了实物佐证。“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来综合分析,汉代陶棺的主人,可能是家庭富裕的商贾或者文人雅士,而汉代画像石棺的主人一般为武将或身份显赫的人。”
新闻链接:
合江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
2005年11月25日,全国首个石棺博物馆──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正式开馆。两汉时期,合江以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农业经济发达而著称,受“生孝养、死后葬”的中原文化思想影响,地方官吏、封建庄园主、富商大贾,乃至一般中层富庶人家,竞相营建崖墓,竭力装饰死后葬身的葬具,使石棺雕凿进入全盛时期。因此,合江便成为我国出土画像石棺的主要地区之一。
合江汉代墓葬有崖墓、砖室墓。汉棺多出自崖墓。县境内有崖墓上千座,主要分布在长江、赤水河、习水河沿岸的二级台地中。现已发现有10个墓穴以上的崖墓群10余处,其中福宝高村的崖墓群最为壮观。其葬具有木棺、陶棺、石函、石棺四种。木棺易朽、陶棺易碎、石函较少、惟石棺质坚耐腐,遗存较多。1984年7月,在城区出土收藏第一具汉棺至今,已发现和出土50多具。与此同时,还从这些汉墓葬中出土了对吻俑、摇钱树座、铜镜、画像砖等一批珍贵文物。
合江画像石棺及陶棺在建国前就曾出土,建国后出土更多。但由于当时不知其文物价值,因此未受到重视。直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后,才得到重视。1984年7月,在合江县张家沟一号崖墓出土收藏了第一具汉棺。经省文物局组织专家鉴定,为国家珍贵文物。
张采秀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曾业(图片均由 贾雨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