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是,于写生中丢弃已往笔墨习性,注重客体生命迹象,融笔墨于生活,印证传统。所画写生,既具笔墨质量又有现场感受,既有传统又有新意,使写生作品具有“熟后生”。一日,我于山道上写生,有数株铁杉排列目前,其干笔直叶如排梳,传统中无此树法,我凝神思索,捉笔拟形,便得一新树法。又一日,我于山上画远山,左边画完,待画右边时,忽山风吹来细雨,将纸打湿,只好简单勾皴。不料,渗化之处烟雨迷漓,正应了对面云起雾收的万千气象,这启发我后来以喷湿法作画。
我做写生当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临安、昌化、富春江为写生对象,笔墨语言尚处在传统方式与自然描述的磨合期,这一过程使我对传统笔墨进行了解构,以探索性的方式去发现新的笔墨语言。第二阶段为本世纪前后,主要以西湖写生和苏州写生为主。同是江南园林山水、同是自然与人文的经典结合,西湖山水以自然风物为多,园林依山傍水,布景自然。苏州园林则以人工造景为主,融自然山水于园林之中,布景巧妙。我所画西湖山水,秀美中蕴藉浑厚,铺叙中透着野逸,烟雨迷濛,山影重重。而所作苏州写生,则水波涟涟,庭院深深,古趣中隐含萧瑟,秀巧中愈显幽深。尤以沧浪亭集古意与野逸之境为一体,令我多次逗留,反复摹写,并由此演化出许多创作。在这一阶段写生中,我的笔墨演练日趋纯熟,笔墨语言逐步个性化,如对淡墨在具符号意义的亭子上的运用和杂木在屋前瓦后的表现方式,都极富个性特征。第三阶段则是在太行山的多次写生。面对太行山的雄壮,原有的笔墨不足以表现,只好将以前临习宋画的底子用上,结果却画出与已往大相径庭的笔墨效果,粗犷而不荒率,苍茫中透着厚润,并以这种笔墨在巨幅作品的丘壑经营中获得突破。尔后,我又先后往安徽查济、浙江南雁荡山、河南巩义等地作多次写生,笔墨语言已渐趋规模,并创作出不少具有个人风格特点的作品。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