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苏六朋 梅花雅集图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清 居廉 岁朝清供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传 元人 岁朝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广州艺术博物院供图
明 陶成岁朝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广州艺术博物院供图
“‘岁朝清供’是中国画家爱画的画题。明清以后画这个题目的尤其多。任伯年就画过不少幅。”著名文学家汪曾祺曾在一篇名为《岁朝清供》的散文里,开篇点出中国画这一特殊绘画题材的价值。
具体来说,何为岁朝清供?艺术家为何偏爱这一题材?它到底有何美学与文化价值?市民带着这些问题,不妨到广州艺术博物院看一场“清供无尘岁朝春——院藏清供绘画与器物展”,以探其中奧赜。
■收藏周刊记者 韩帮文
释义
岁朝:阴历正月初一。《后汉书·周磐传》:“岁朝会集诸生,讲论终日。” 李贤注:“岁朝,岁旦。”
岭南清供文化更具平民性与地域性
清供,即清雅的供品。在传统社会里,人们于室内放置在案头供观赏的物品摆设,主要包括各种盆景、插花、时令水果、奇石、工艺品、古玩、精美文具等等,可以为厅堂、书斋增添生活情趣。
清供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据广州艺博院院长陈伟安介绍,远古之人,由于感受到大自然不可限量和无法抗拒的力量,对自然产生了敬畏的心理,一方面希望能免于灾祸,另一方面也祈求从远超于自身的力量中得到所想要的一切,于是献上自己珍视的物品,作为供品。在他看来,这便是清供的起源。
古人会在节序或祭祀时,以清香、鲜花、素食等为供品。佛教传入中国后,佛供礼仪也随之传入。逐渐,清供不限于祭祀和供奉,人们还会在日常生活中,在室内案头上放置供观赏的各色清玩,如盆景、古器物、奇石、精美文具等等,以装饰家居,增添生活情趣,渐而形成案头清供之风尚。
清供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单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同时也是糅合了文物鉴赏、绘画艺术、居室装饰艺术、插花艺术等多种文化艺术的综合体。清供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春节里,羊城家家户户都会摆放岁朝花果,如桃花、水仙、盆桔、佛手等,便是这一古风的遗存。”在广州艺博院陈列研究部主任陈志云看来,岭南对清供这一文化传统保存得比较好,清供文化也更具平民性与地域性。
“古代文人往往会对花果及其他摆设寄寓某种情感与志向,使之成为人格的化身与精神的展示。而到了现在,清供文人把玩的色彩已经淡化,代而取之的是平民趣好。”陈志云认为,清供文化走过了一条从雅到俗的过程。
清供最为常见的便是节日清供,如岁朝清供、端阳清供等。古时每逢佳节,上至皇室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均根据不同时令在居室中摆放相应的各种寓意吉祥的供品,祈求祥瑞。
清朝职业画家热衷于表现民间情趣
据陈志云的考察,清供绘画兴起约在宋代,至清末民初达鼎盛。宋代物质文化发达,宫廷贵族和士大夫阶层皆极富艺术品味,对生活艺术化和精致化的追求可谓登峰造极。在存世的宋画中,出现了一些以单独的瓶花、盆花、器物为创作主体的作品。这些物象在宋代以前的绘画中只是作为人物画居室环境的组成部分,此时却被画家以精细入微的手法单独刻画;而且,画家在选择题材时,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顺应着人们趋吉求福的心理,选取象征吉祥意义的花果、器物入画,由物象本身的涵义或谐音表达出吉祥的寓意。
元明时期,清供图的形制逐渐形成。明代文人以宋人为典范,追求雅致的生活情调,流行园林聚会,透过品鉴书画器物,营造典雅的艺术生活。
到了清中期以后,帝皇的喜好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清供绘画的发展。逢年过节时,富裕的市民阶层对清供绘画需求旺盛,令不少职业画家热衷于此,如赵之谦、虚谷、居廉、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等等。与宫廷画家华丽富贵,工细严谨的风格不同,这些在野的画家创作的清供绘画风格多样,一般以百姓家寻常之物入画,表现民间的生活情趣。他们独具匠心的创作给这一世俗色彩浓厚的题材注入了清雅的气息。
“在清供图大范畴中,岁朝清供图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据陈志云介绍,新春佳节到来之时,商品社会中的职业画家经常接单创作“清供图”,一来满足“客户”喜庆过节的需要,二来也能赚取可观的收入。
岁朝清供图到底画什么?对此,汪曾祺曾称:“画里面的、实际生活里供的,无非是这几样:天竹果、腊梅花、水仙。有时为了填补空白,画里加两个香橼。‘橼’谐音‘圆’,取其吉利。水仙、腊梅、天竹,是取其颜色鲜丽”。对此,他不禁感慨“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鉴赏要领
岭南四季花开占尽天时
1 历代岁朝清供图,题款的内容多直接是“岁朝清供图”或“岁朝清供”。有些画作即使没有在题款中直接交代,也会选用相关联的语词。比如齐白石曾用“新喜”,陈大羽曾用“迎春”。
2 岁朝清供图中的元素,多是花、果、盆栽、奇石、爆竹等与新年相关的物什。其中,花一般要应节,且符合时令,所以梅花、茶花、桃花、水仙、月季多出现在画面中。因为牡丹象征大富大贵,也常被画家画出。
3 正因为岭南四季鲜花盛况,所以岭南画家在画岁朝清供图时,占有天时与地利。
4 艺术家创作清供图时,有些是在画面中随意铺陈喜庆元素,有些则在身边直接取景。
5 岁朝清供图不止是简单的喜庆表现,从中还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家庭装饰、园艺、插花等日常文化的趣味、技巧,也可以看到当时的审美风尚。
6 因为时代变革,岁朝清供图的创作在1949年之后中断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仍未恢复这一颇具民族特色的创作趋向。当代画家群体中,少有人专注画岁朝清供图,甚至很多人连这一概念都已不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