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2015年拍卖市场继续调整 或延续两极分化

谢梦

2015年01月20日10:13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关良作品贵妃醉酒。

  关良作品展日前在东莞旗峰山艺术博物馆抱朴堂开幕。展览集中展出了关良从上世纪40年代到1986年逝世前的作品100余件,涵盖戏剧人物油画、水彩画、书法、瓷版、瓷盘等,是关良逝世后最大规模的集中展示。开幕展期间,广州艺术品商会举办艺术品行业趋势的分析研讨会。国内顶级藏家刘益谦、北京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保利拍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赵旭、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会长石金柱等收藏、拍卖界专业人士到会,分析预测今年艺术品两拍趋势。

  收藏精品不会跌价

  关良画展幕后的重磅人物,收藏家罗立火在10多年前就开始进入书画市场,主攻近现代书画。当时关良的作品价格并不高,而到了2008年前后,他大量买入关良作品的时候,行情已上了一个台阶,价格动辄10余万元甚至20万元。罗立火说,2010年是关良诞辰110周年,他希望在那时出版一本关良的作品集,对其艺术成就做一次全面的梳理,于是提前两年全身心投入到关良作品的搜集中。

  2014年被业内称为“关良年”,当整体市场行情进入调整的时候,大小拍卖行却陆续推出关良的专场、专题拍卖,其作品价格稳中有升,0.2平方英尺的精品价格可高达40余万元。

  在罗立火看来,原因之一是新进场的藏家发生了变化,总体素养更高,更重视美术史,并更强调收藏的标准就是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其二是关良具有学者教授的严谨,用笔慢、作品少,几乎没有应酬的作品。“应酬的作品价格就会受调整,而精品不会跌价”。

  不过,罗立火认为,要欣赏关良的作品需要一定的学养,还是有很多人未能理解关良的价值、看不懂他的作品,但随着其作品行情的上涨,好的作品将陆续露面。不过,市场上还存在审美的局限性,大部分普通收藏者仍然以“画得像”为衡量书画好坏的标准,在鉴赏关良作品时普遍存在“容易鉴定”的印象。“关良的作品风格变化很大,并不像很多人说的只是‘戏画’。”他手上就有七八幅关良的《贵妃醉酒》,作于不同的时代,所以风格截然不同。

  广东拍卖行没有出现争创亿元的“热闹”

  对于今年可能出现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深度调整的问题,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会长石金柱谈到,北方不少艺术品经营机构热衷于捧画家、玩炒作,具有较强的投机性,擅长用较低的成本结合强大的宣传来操纵市场,以此享受大的回报。有的画家因此成为明星、“概念股”,急于生前就要做“大师”。相对来说,广东市场倒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只是市场确实变清淡了,交投不再疯狂。

下一页
(责编:张卉、鲁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