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窑变可掌控 钧瓷换新颜

2014年11月03日08:31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窑变可掌控 钧瓷换新颜

孔相卿,1963年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事钧瓷艺术研究三十多年,在钧瓷的釉色、工艺造型、烧成方式等方面均有重大技术突破,作品多次作为国礼送给外宾,部分名作为联合国总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曾多次在国内主要陶瓷刊物上发表论著,《钧釉形成机理》、《钧瓷八美》等文章在业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孔相卿,1963年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事钧瓷艺术研究三十多年,在钧瓷的釉色、工艺造型、烧成方式等方面均有重大技术突破,作品多次作为国礼送给外宾,部分名作为联合国总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曾多次在国内主要陶瓷刊物上发表论著,《钧釉形成机理》、《钧瓷八美》等文章在业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  文、图/记者 江粤军

  钧瓷,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特点,成为宋代五大名瓷中绚烂的代表;又因其“十窑九不成”的烧制难度,一千多年来一直让人叹为观止又难以捉摸。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却始终认为,窑变是一门科学。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他逐步破解了窑变之谜,让钧瓷在当代焕发出更多彩的颜色。

  11月7日至30日,孔相卿的钧瓷力作将现身在广州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举办的“名瓷奇珍——宋代名窑文化展”上,并与汝瓷、官瓷等大师的作品同台争辉斗艳。

  名家简介

  孔相卿,1963年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事钧瓷艺术研究三十多年,在钧瓷的釉色、工艺造型、烧成方式等方面均有重大技术突破,作品多次作为国礼送给外宾,部分名作为联合国总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曾多次在国内主要陶瓷刊物上发表论著,《钧釉形成机理》、《钧瓷八美》等文章在业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雄心壮志复兴钧瓷

  孔相卿出生在钧瓷的发源地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父亲是国营瓷器厂的技术员,这使得他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美术类书籍。“我从小喜欢画画,在那个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小地方的孩子,至多能看到一些小人书之类的画册,父亲却专门托人从外地寄来了《芥子园画谱》。”他说。

  每天早上5点半,父亲就喊孔相卿起床临摹,到他十二三岁时,已经能够娴熟地在瓷板上作画了。为开阔儿子的眼界,每次到外地出差,父亲还会拿回几件其他瓷区的产品让孔相卿学习。后来,孔相卿又看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瓷图册,中国瓷器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性,中国传统瓷器所达到的高度,深深震撼了少年的心。

  1978年六七月,中央美院在神垕地区举办了一个短期培训班,各大瓷厂都选派了技术骨干参加学习。15岁的孔相卿刚刚初中毕业,在家过暑假,在父亲的帮助下,成了培训班唯一的旁听生。两个月过去,他对瓷器制作的规范流程、审美特点有了更深入系统的了解,9月份上高中,心里就不安分了,“因此,高中没上几天,我就进了国营瓷器厂的技术室工作”。

  大约在1986年到1987年间,北京兴起了瓷器收藏热,有人开始做古陶瓷仿制研究,孔相卿因为技术过硬,被聘请做技术员。某一日,孔相卿到北京友谊商店逛,在工艺品陈列区无意间中发现,当代钧瓷与其他种类的瓷器放在一起,竟是落满灰尘,显得美人迟暮。“这些钧瓷做工粗糙、造型笨拙、器型简单,无论工艺、设计都远远没达到艺术瓷器的要求。如果跟宋代钧瓷官窑比起来,就更不堪入目了。”

  这让孔相卿感到很不是滋味。曾经名动天下、颠倒众生、被乾隆皇帝大赞“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的钧瓷现在却沦落到这种地步,他心里升腾起一种历史责任感。

  从北京回来以后,雄心壮志复兴钧瓷的孔相卿决定自己做,自己闯出路子。那是1988年。

  结束“十窑九不成”的历史

  最难的一场硬仗,打了8年,至1995年才突围成功。

  在重拾传统工艺、标准器型,尤其是了解宋钧瓷官窑的精髓过程中,孔相卿明白了,烧制上的“十窑九不成”,是制约钧瓷发展的致命缺陷,而且已经延续上千年。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钧瓷的窑变可遇不可求,属于无形之手的神来之笔,人力无法参与。这给钧瓷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也让钧瓷的美显得不可控制。但孔相卿却不信这一套,他发现,古人都把窑变的不可控当成既成事实,从没进行过深入研究。

  在观念上,孔相卿首先认定窑变是一门科学,自有其原理。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之后,他更确认了窑变是一种高温化学反应的结果,在还原条件和还原环境无法完全满足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烧而不成的结果。而传统的窑炉,无论是柴窑还是煤窑,都不能充分满足窑变的条件。

  “譬如我们做饭,如果想要爆炒火却旺不起来,想要焖炖火又无法降下去,就是最好的厨师也无能为力。传统窑炉就是如此,窑内温差太大,离火远和离火近的地方,温差达到100℃以上,而钧瓷烧成的温度差只能是30℃以内,传统窑炉必然导致三分之一烧过头,三分之一火候不够,只有三分之一在温度上有保证。另外,钧瓷的窑变效果是通过升温、降温、气氛、压力的变化来实现的,传统窑炉无法精确操控,该升温时上不去,要保温时又往上蹿,因此,窑变只能碰运气,想再重复某一现象几乎不可能。”

  为了改造窑炉,孔相卿几乎翻阅了国内所有瓷器烧制方面的资料,在一本杂志上,他偶然看到潮州等地的窑炉已经率先从日本、韩国引进了液化气烧制。技术员的敏感,让他顿时精神一振,果然,液化气窑炉的结构、工作原理、烧成结果,都非常适合钧瓷。“我们迅速前往潮州等地考察,发现确确实实是钧瓷所需要的。”他说。

  改造后的窑炉,温差压缩到了20℃以内,更精准的在10℃上下。这样在温度上就完全有保证了;另外,液化气窑炉升降温很灵敏,好控制,完全能够满足高温还原的条件,不仅能反复产生一些历史上比较名贵的颜色,譬如鸡血红、桃花红、海棠红,还能产生过去没有的诸多效果,譬如“美人醉”、“紫金斑”、“月白釉”、“兔毫”、“孔雀尾”、“石光釉”等新釉色。

  烧制出美丽的“松石蓝”

  “在发现现象中寻找规律,在寻找规律中发现新的现象,这样,钧瓷的窑变色彩就能生生不息无穷已了。”孔相卿说。而这当中,最重要的发现,当属铜系青蓝釉。

  钧瓷对陶瓷史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铜红釉。因为在唐宋以前,中国的瓷器只有青釉、白釉和黑釉,而钧瓷的铜红釉为陶瓷界增添了夺目的光彩,并广泛影响到其他瓷系。而在实践中,孔相卿发现铜经过高温窑变后不仅会产生红色,还会产生一些蓝色。热衷于格物致知的孔相卿,决定将这一现象挖掘到底,终于找到了一些特殊的方法,让钧瓷通过铜的高温还原反应产生青蓝釉。

  “我们将其命名为铜系青蓝釉,因为在中国陶瓷传统中,青釉和蓝釉一般是铁还原的结果。五大名瓷中的官瓷、汝瓷,还有龙泉瓷、耀州瓷,其青色和蓝色釉,都是铁还原而成的,颜色比较淡,有的会发灰,而铜系青蓝釉的特点是颜色非常亮,一下子抓人眼球,因其跟绿松石的颜色很接近,我们也称之为‘松石蓝’。”

  除了釉色上的突破,在器型上,孔相卿也从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中突围而出。

  过去用柴窑和煤窑烧制钧瓷,都必须用匣钵装胎体,因为要叠烧,如不装匣,摞到一起会变形;而且煤窑里面很多煤灰,不隔绝,瓷器也必然受到污染。但匣钵很耗能,烧一公斤的瓷器,加上匣钵得有两公斤重,匣钵同样也要吸热升温;更要紧的是,匣钵限制了钧瓷的器型。匣钵的直径必须在一尺以内,太大了会变形,影响到器物本身,因此,一直以来都有“钧不盈尺”之说。采用了液化气烧制以后,就不必再装匣钵了,改用耐火材料做成的拼接板,不仅节能,还可以拆装,随器型的变化调整大小,什么样的钧瓷都可以烧了。

  自此,孔相卿在器型的创新上也铆足了劲狂奔。人物、动物,信手拈来;抽象、写实,随意运用。特别2002年以后,孔相卿创作了《四海升平瓶》、《国泰鼎》、《丰尊》等一系列作品,以青铜文化为源泉,运用浮雕、圆雕等多种手法,采用龙、凤、瑞兽、蝙蝠等民间吉祥物为装饰,并融入了现代艺术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将粗犷、古朴、大气的中原文化在钧瓷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对话

  孔相卿——

  瓷器是理想的饮用器

  广州日报:您说过,钧瓷走上艺术化之路后,也应该回到原点,成为老百姓的生活用品,为什么这样认为?具体又是怎么做的呢?

  孔相卿:在宋代以前,瓷器本来就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必需品,皇家用的是玉器和铜器。北宋以后,瓷器才被宫廷所重,但终归是御用品。今天,我们只有让钧瓷重新走进千家万户,才能让传统产业真正融入生活,才不会消失。特别是当代人追求健康生活,喜欢喝茶,给了我们一个历史的机遇。饮茶是很优雅很美好的事,宋代钧瓷中就有不少饮茶器。所以,自2005年开始,我们就开发了茶具。所谓“唐煮宋煎明清泡”,自明清以后,紫砂壶成为泡茶器的代表。紫砂壶的烧成温度低、收缩率小,不容易变形,而瓷器烧成温度高、收缩率大,壶身和壶盖很难做到严丝密缝,这个问题一直制约着瓷器在茶具上的发展。自2009年我们成功烧制出了钧瓷茶壶以后,这个问题才迎刃而解。

  广州日报:紫砂之所以在明清以后会成为主要的泡茶器,很多人认为是因其透气性好,您不这样认为吗?

  孔相卿:泡茶文化是从南方兴起的,紫砂当时可谓就地取材,成本低,很快就普及了,后来一些文人墨客参与到茶壶的制作中,使得紫砂名气大振。但透气性对茶叶品质到底有多大影响,这个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得出结论。事实上,国际通用的饮用器标准中,是不允许器物有吸水性的,因为一旦吸水就会吸附杂质,也不易清洗。国际上公认最卫生的饮用器是玻璃,其次是瓷器。我们都清楚,瓷器是无机的,既不吸水,又耐酸碱、抗氧化、不分解,非常安全,而且容易清洗,不会有残留。

(责编:董子龙、赫英海)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