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画家蒙克:生命在亲人的相继离世中度过【4】

2014年10月11日09: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罗斯科

  懂我的人会在我的画前落泪

  谈到当代,很多人脑海中就浮现了各种画廊开幕酒会,鱼龙混杂,为了市场大家一脸讪笑,明明素昧平生却像相见恨晚。

  真正的艺术家,是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时间的。罗斯科,抑郁,疾病,酗酒,嗜药,在六十七岁时,他用切断静脉的方式简单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谁曾想到,这样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当代主义弃儿的作品入选了BBC十大世界最昂贵的画作,并且被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国际联合主席David Norman评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艺坛上伟大的画家,是突破以毕加索为主导的抽象派的先驱。”

  很多人看到罗斯科的作品会觉得不知所云,会觉不服,这样的画作类似少儿绘画一般。但是仔细看看,他的色彩,每一幅皆为邻近色,从中可以看到明度,灰度,对比,这样的对比对于人类具有一定的心理暗示,并且非互补色,不会让人看到绝望崩溃。还有,他的作品之中充满了构成,塞尚的笔触与符号学神秘学让罗斯科神魂颠倒,他开始大量地运用康定斯基的点线面理论。

  每每有人询问他画作的真谛之时,他都会保持沉默,主张“唯沉默见真意”,他拒绝与人沟通。但当有好事者将他归类于某些艺术类别中时,罗斯科才会开口辨别:我对色彩,构成关系以及许多其他的关系并没有兴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人的基本情绪,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等等,许多人能在我的画前悲极而泣的事实表明,我的确传达出了人类的基本感情,能在我的画前落泪的人就会有和我在作画时所具有的同样的宗教体验。如果你只是被画上的色彩关系感动的话,你就没有抓住我艺术的核心。

  就像贡布里希主张的,一个艺术家对你有没有价值,并非他有多大名声或者是他获得了市场的多少肯定,最主要的是你看了他的画有没有感觉。感觉,也是很难说的一个话题,当别人看到罗斯科的画都在笑,唯独你在角落哭,这也是一件寂寞的事情,但是不用担心,这种寂寞也不会持久,因为画者也是带着酒精与一张不会笑的抑郁的脸作完这幅画的。

  世界上有千万种语言,哪怕你像季羡林先生一样,通八国语言,能与八国联军站在街角骂街,久而久之你也会觉得不过如此。世界上有一种语言,能够穿越生死,那就是绘画的语言。哪怕他们癫狂,他们痴了,疯了,你也能在他们的作品面前感受到一种经过时间荡涤的力量,那一刻无论他们生前多么郁郁寡欢,死后多么声名鹊起,这一刻,你都能感受到他们当时的感受,足矣。

上一页
(责编:张卉、赫英海)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