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亲笔致傅宜生(傅作义)、薄一波的手递公函封(网络图)
【最早“长征”的手迹是竖写的】
[齐得平]:我从管理毛主席诗词手迹看,他的诗词书体是随着书体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说“长征”,最早的手迹,是竖写的,有那么长,这是最早的一幅,这和1938年11月给杨令德先生的信的书体相似。再一个,《贺新郎》的书体不是上世纪20年代的字,和1937年给艾思奇、文运昌的信的书体差不多,也说明他是后来写的。
[齐得平]:后来书写的早期的诗词,同他书写时的作品的书体相似,比如说《长征》,《六盘山》、《满江红》,有行书有草书,有的写得非常草、字也写得非常美。
【毛泽东的字是否“越草越好”】
[主持人]:网友说,有这样一种说法,毛主席是二十世纪著名的书法家,如何欣赏书法,是不是毛主席的字“越草越好”?
[齐得平]:毛主席的书法也好,诗词也好,都是看对象。文化程度高的,他是一种写法,文化程度低的又是一种写法。对高级知识分子,大学教授、科学家、知名人士,他写的字就非常草,诗词是这样,书信也是这样,从书里都可以看到。
[齐得平]:我觉得,毛主席诗词写出来是给人看的,他是把诗词和书法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了。他的诗好,字也写得很美,读者十分喜爱。毛主席书写自己的诗词,往往是一首书写好几遍,有的是行书,有的是草书。但是我觉得,也不是越草越好,因为这是给人看的,像古诗词,写得非常草,写出来看大家都认识,所以我觉得不是越草越好。
【辨别真伪:一看字体,二看用纸】
[齐得平]:据我看,一是这幅作品的书体缺乏毛主席书法的气势和神韵。再就是用纸。经毛主席的秘书高智同志说,毛主席没有用过那么大的纸。毛主席秘书都是在旁边给准备笔墨纸砚的,纸都是他们裁的,他们是用刀子裁,连毛边都看得见。
[齐得平]:再就是诗文,这里面一个“浪”字改为“水”字,诗词原文是“金沙浪拍云崖暖”,毛主席在书上批了,有个朋友给他提的建议,说“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2个“浪”字,是可以改的。1962年4月20日,毛主席赠送给李银桥的《长征》诗仍然写的是“金沙浪拍云崖暖”。1965年《光明日报》发表这幅手迹的时候,将“浪”字改成了“水”字,按照书上印的改过来了。二十世纪书法大展中展出那一件1962年4月20日毛主席《长征》诗巨幅长卷中的“浪”字已经改成“水”字了。同一天,毛主席用16开的白纸,赠送李银桥写的是“浪”字,同时又用6尺纸写了一幅为“水”字的,是说不通的。可见这幅展品不是毛主席的真迹,而是一位高手模仿的。
[齐得平]:怎么样鉴定赝品,据我的经验,一是看书体,二是看用纸。
原标题:毛泽东藏品为何屡拍高价?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