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28日电 “个人梦”融入“中国梦”,艺术情演绎人生情。为营造欢乐祥和新春氛围,推动校园、社区文化繁荣发展,刘亚莉、刘钢“心画迎春”美术作品展在西城区文化中心举行,展期3周,共展出两位艺术家作品40多幅。
刘亚莉为北京市美术教育学会会员。从小受父亲影响,喜欢画画。毕业于北京教育学院艺术系,后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现任北京十三中高中部美术教师。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师从于美术教育家、书画家赵一唐、金煜、郜宗彦、李蕴平等先生。执教之余,刘老师撰写多篇教学文章发表于《光明日报》、《中国中小学美术》、《中国美术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创作丝网版画《十渡》入选2002年9月北京市中小学美术教师美展;丝网版画《疏影横斜》、《雪映校园》获2005年“京华桃李杯”教师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素描《静谧的校园》2010年9月入选北京市美术教师书画作品展。刘老师辅导学生创作画作也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刘钢先生现为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西城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会员,北京翰海书画院画家,韩国现代美术协会特选画家。1982年师从著名国画大师娄师白先生。主攻写意花鸟画,兼修山水和书法。后又得益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任郭兴华教授的指导。刘先生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注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画经验,着力从写生中提炼素材,力求作品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实践着恩师娄师白先生“厚今而不薄古,基中可以融洋”的创作主张。
据了解,刘亚莉、刘钢儿时是邻居,相隔三十多年后,再次重逢,年近半百的他们相聚后,不只聊起少时的往事,更多的共同语言是彼此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他们都超越了自己绘画的瓶颈,开始大胆尝试更加新颖的创作模式。画家刘钢谨记恩师“基中可以融洋”的教诲,放下画笔,用手指手掌蘸墨,洋洋洒洒、随心所欲的表达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刘亚莉则就地取材,勃发灵感,把古朴典雅的十三中校园,用丝网版画的形式,悦然呈现于纸上。源于实际却又高于现实。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