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为什么现在难以出艺术大师

2013年12月31日09:15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为什么现在难以出艺术大师

  张颖川

  本次“回·望——2014艺术大趋势”圆桌对话上,“大师”二字,成为了众多参会的艺术界人士口中频率很高的词语。虽然近年来,各种“大师”的名衔满天飞,不少人内心仍然充满了疑问:真正的艺术大师到底去了哪里?正如著名画家梁时民在发言中提到的那样:“应酬多了,就很难拿出更多时间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来,肯定不会产生好的作品。”公认的大师难以在短时间出现,但艺术家如果少一些浮躁,多一份内心的平静,多潜心创作,提升自身的技艺和文化内涵,成为时代的榜样,那么百年后,后人回顾历史之时,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师,自然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此外,艺术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幕后推手——艺术机构。艺术机构包括了画院、美术馆、画廊,政府、高校、企业等等,它们分别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机构。众多艺术机构分工不一,有做艺术理论、文献的研究和梳理,有代理艺术家作品进行市场交易,也有单纯进行艺术品收藏和展示,用以提升全民的艺术素养,可是近年来,不少艺术机构的功能出现本末倒置,还有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的关系发生错位,症结出在哪里?且看业内人士一一道来。

  话题一为什么现在难以出“大师”?

  【陈仕彬: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大道堂艺术馆馆长】

  “这是没有大师而大师满天飞的时代”

  对于书画界来说,金字塔的顶端就是大师。大师者,乃通方之学,会通全部之大意者,大师是集大成者,大师的产生需要深远的文化积累,其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应该是一个时代的榜样,在创作上应该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和时代精神,达到登峰造极的艺术高度,大师往往为艺术奋斗终生,并引领潮流,对当时及后世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但是,现在是没有大师而“大师”满天飞的时代。当下书画界哪些为名家,哪些为大家,我想大家自有公论。而大师,我认为应该是要留给历史来评说,到回望历史的时候才能发现谁是大师。

  【管苠棡: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美协副主席】

  “多种因素制约了当代大师的成长”

  在当前我国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时期,整个艺术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艺术品拍买屡创新高,中国画大师的作品单幅上亿的成交额今国人兴奋不已。然而,有一种观点却认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究其原因:一方面,创作繁荣、风格纷呈、群星璀璨,著名学者王鲁湘先生认为:“当今中国画界,由于信息流通高度发达,加上无数代画家创作成果的直接吸纳,使得当代画家水平都很高,中国画的高原时代已到来,在高原上要想形成高峰却很难”。观众对各种艺术风格各有所好的选择,使得社会对艺术家个体的关注分散,这是社会原因。

  【陈滞冬:画家、书法家、艺术史学者】“大师源自创造精英意识”

  20世纪的前面50年,是大师辈出的时候,我们现在认为我们最伟大的艺术家,几乎都出现在这个时候。为什么?当时他们的意识都很强,每个人都在想办法感受我是中国人,每个人都在想办法创造一种精英的意识。

  今天,这种情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作为中国人,我们教我们的子孙从小就教他仁义礼智信,这个是中国的机会,中国文化的机会,如果我们中国艺术家能够准确地把握住这种机会,我觉得非常重要。

  【郭汝愚:东方绘画艺术院院长、成都工笔画会会长】“大师应以后慢慢筛选”

  大师是到了一定的时候才能筛选出来的。你真正到了那个时候自然是大师,现在没必要过多地去想这些事情。过去因为画风比较少,也就是说游戏规则比较清楚,比较明确,所以在当时就可以评出来谁是大师。但今天,改革开放,大量外国艺术都涌进来,传统画有一大批人,创新的有一大批人,西方艺术的也有一大批人,中国文化传统也是一大批人——这么多人,这么多风格,游戏规则已经变了,现在要把大师评选出来也不容易。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等着这个时代过去后,再慢慢筛选大师。

  每一个时代都有大师,不能说我们这个时代就不出大师。我们现在的时代绘画得到快速发展,有那么多画画的人,不愁出不了大师。

  【秦天柱:中国美协理事、省美协副主席】“是否大师,需盖棺定论”

  “有人说在当代缺少‘大师’,这个说法本身就有点问题。因为,评论一个时代有没有‘大师’,是需要这个时代过去以后,盖棺定论的事情。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的时代,有没有大师,不是我们当下评论家可以评定的事情,而是今后一个时代去评判的事情。怎么能现在就判定,我们这个时代一定不会出现大师?另一方面,对于某些人自封大师,这更是可笑的事情了,首先,大师不是自封的,也不能自封。是不是大师需要盖棺定论,由时代由后人评判出来。第二,一流的艺术家的基本素养,原本就包括虚怀若谷,一旦有自封大师之心,这就说明,他已经够不上大师的境界了。”

  【刘正兴:中国美协理事、省美协副主席、成都市美协主席】

  “现在大批培养的是艺术匠人”

  中国最近几年的艺术生态里出现了一些现象,就是涌现出众多艺术工作室,也有为数不少的画家带领了很多学生,他们的绘画语言就是老师的绘画语言,这直接导致了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的作品都像他们的老师,这不是艺术的发展,这对艺术创作是一种障碍。这样批量培养出的是艺术匠人!哪里还能出现艺术大师?

  艺术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肯定会出现众多的画院和工作室,这是大趋势。不同的艺术机构和艺术群体创作出的作品应该是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也应是多样性的。那么多艺术机构的出现,也可以培养和带动一大批收藏家的出现,收藏家的艺术起点也是不一样的,这能够引导这个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

  【维微:书画家、评论家、四川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固步自封的艺术家成不了大师”

  现在画家,很多固步自封,画画的就只管画画,大多数不和其他艺术门类的人来往,这如果延伸下去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举几个例子,齐白石是画家,但他还和一帮诗人打交道,和一帮文人打交道,他的艺术为什么后来成为一个高峰?因为他不是技术工匠,他从一个工匠最后变成一个大艺术家,因为他背后有一个支撑他的文人团队,这些文人团队,有些是他的师,有些是他的友。徐悲鸿本身就是个学者,吴昌硕也是个大文人。艺术家怎么才能成为大师?你对当代现实生活都没有一个全面思考,你只会画那笔画,你就能成为大师吗?这可能吗?

  话题二

  艺术机构该扮演何种角色?

  【刘朴: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国画学会会长、蜀山画院院长】

  “希望机构很能干,画家很简单”

  四川的画家很多确实特别优秀,他们在不停地创作和学习,但是有些画家直接和市场接触,这是不合适的,因为有一些工作是画家不能做的,这些事情应该直接交给艺术机构去运作。我希望机构很能干,画家很简单,机构把这些工作做好,画家的心思就避免了被市场干扰,而把更多精力放在创作上,这样能够画出更多好的作品。现在藏家的眼睛越来越雪亮,你画得不好,作品最后是不可能进到藏家手里的,所以我觉得艺术家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剩下的由艺术机构去帮艺术家解决。

  【张颖川:艺术批评家、成都画院调研员】

  “不同的资本应发挥不同的作用”

  我们的主流机构有不同的资本介入艺术市场,不同的资本就要发挥不同的作用。而我们的政府资本、学院资本就要发挥他自己的作用,建设我们缺乏的硬件、软件设施。现在,我们大量的美术院校培养出不少艺术专业的博士、硕士,很多都找不到工作,而我们政府机构的美术馆、博物馆,在软件方面显得又很薄弱,我们是不是该拿一点资金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进行资源整合。国内艺术界缺少艺术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官方美术馆能不能补充这方面的基础工作呢?

  【王学茂:成都八益家具集团总裁、四川省家具行业商会会长】

  “政府文化机构应大力扶持”

  文化和艺术的发展,除了艺术家自身的努力而外,还需要我们社会各方面进行大量的呼吁和支持。只要我们有希望把自身的企业做好做大,有明确的民族属性,那么我们就需要弘扬民族文化,并与文化艺术有机结合,来提升企业自身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各个艺术机构的作用是挖掘和不断宣传本土文化艺术。这种宣传不仅仅是为了艺术家的画价和身价,更是为了让文化艺术贴近市场,贴近生活,让更多的人认识文化,走进文化这个领域,走进艺术这个领域,那么艺术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政府的文化机构,应该对文化艺术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对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好引导,打好基础。我作为一个企业家,在这里表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艺术在发展,我都坚持和文化艺术家走在一起!

  【刘学伦:画家、西南民大教授、四川国防书画院执行院长】

  “艺术机构研究领域太狭隘”

  感谢华西都市报,给书画艺术作出了很多宣传报道,可以说媒体对艺术宣传的规模和造势的氛围,是前二十年没有见过的,让很多普通老百姓了解到我们更多的画家。我觉得应该继续深入地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乱象太多,艺术机构对一些艺术领域的研究没有站住脚。我们不少的四川画家,特别是70岁在世的画家,在理论上研究太少。而我们的大学设有的相关专业,可能过多地集中研究张大千等已经过世的画家,而对四川70岁以上的在世画家,很少涉及真正有导向、有权威的定向研究。对此,有关机构能不能组织牵头,对四川的高品位的画家、真正能够走向世界的画家进行艺术上的研究,特别是对理论界作出一个定论,我想这个工作是功德无量的。

  【赵欢:RE—C当代艺术空间艺术总监 】

  “关系错位造成恶性循环”

  现在中国美术界有个怪圈就是关系错位,比如美术馆做了画廊的事,本来应该是陈列画作的地方却成了交易所;批评家做了策展人的事,前者是对艺术界进行批评和质疑的人,最后却成了为一部分艺术家利益叫好的吹鼓手,如此恶性循环让对艺术有兴趣的人望而却步。现在社会大众对优秀的艺术作品认知判断很模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艺术机构疏于进行艺术理论研究,很多钱都砸到了场馆的硬件装修上去了,比如有些美术馆就没有建立起先进的美术馆机制,收藏体系也很不完整。此外,艺术机构还应该放低身段,拉近和大众的距离,增加对观众的服务,比如国外年轻人很多约会就会选择去画廊和美术馆,在那里既可以喝咖啡也能赏名画。

  2014哪些书画艺术品值得收藏?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市场其他投资渠道愈来愈狭窄的现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瞄向了书画市场,成为新兴的书画收藏家。但在利益催生下,国内书画市场的造假现象也愈演愈烈,藏家如何避免被坑,2014年又有哪些书画作品值得投资?这成为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热点话题。

  前来参加“回·望——2014艺术大趋势圆桌对话会”的著名企业家、收藏家、成都宽云美术馆馆长米瑞蓉女士对此有不少心得。她说:“刚进入书画市场的藏家,首先要对这个市场进行初步的了解,此外一定要系统学习相关书画知识,才能尽最大可能地避免少走弯路。买画不能只看画家的名声和画的价钱,而是要看这幅作品是否成熟。”

  米瑞蓉表示,书画辨伪,对新藏家或资深藏家来说都不是简单的事,现在市面上的仿画越来越多,技术含量也越来越多,让人防不胜防。“我给你讲个故事:一位知名的藏家在市面上买了一幅画,然后拿给作者鉴定,结果这位画家只说了一句话——画得比我还好!所以这个故事也告诉大家,不要低估了市面上造假的能力。”怎样才能鉴定书画的真伪?米瑞蓉给了两个建议:第一是通过专业的机构找到书画家本人,直接购买;第二,拍卖会上拍卖的书画作品,并不保真,所以参加此类拍卖会,一定要冷静,最好带个懂行的朋友一起参加。

  2014年,哪些是值得投资的书画作品?米瑞蓉建议,应多关注一些中青年画家的成熟作品,因为这些作品的价格,大家都能承受,升值空间也比较大。米瑞蓉说,所谓青年画家,并不是指二十几岁的画家。因为画家的艺术生命周期很长,所以很多40多岁的画家都会被认为是青年画家,五十几岁的画家,则被称之为中年画家。“往往这类画家的作品,都有自己成熟的作画风格,并且价格适宜,从几千到数百万都有,大家相对容易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刘鹏杨帆张杰见习记者杨强 摄影陈羽啸

  (原标题:这些年,大师去哪儿了?)

(责编:鲁婧、张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