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
据雅昌艺术网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金额为265.87亿元,较2012年春拍同比下降5.58%,较2012年秋拍下降9.69%;今年上半年参拍的拍卖公司数量为240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家,不过较去年下半年相比却减少了43家。这些残酷的数据全然不像回暖的样子,真不知是几家消亡几家愁。然而从“大观”“翦淞阁”“在山居”等重要专场的稳健成交,到金石篆刻、寿山石雕等细分品类的逆势上涨,“回暖”却又是很多行家真真切切的感受,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数据与市场体验之间会有这般反差?让人感受到“回暖”的究竟是哪些板块?哪些拍卖行被淘汰,又是哪些拍卖公司在逆势前行?
福建省民间艺术馆馆长、福建东南拍卖艺术顾问夏浈曾向笔者透露这样一段经历:福建东南拍卖创办之初以寿山石雕为核心业务,虽然福州本土有着原产地优势,但是拍品征集仍遇到很多阻力,最为明显的压力来自国内一线大拍卖行,他们的品牌影响力使得委托人更倾向于与他们配合,甚至有藏家明确提出,要等一线大拍卖行征集挑选拍品之后,再考虑是否向东南拍卖送拍。“那时候一线大拍有品牌和渠道的优势,东南没有,所以只好等他们选定拍品签好合同之后,我们再上门拜访,争取合作的机会。”夏浈回忆当时的情景时也颇有些无可奈何。
不过这种局面很快就被扭转,东南拍卖选择的拍品更符合市场的需求,始终保持了较高的成交率,成交金额也更符合市场预期,因此委托方与其合作的意愿不断加强。
除品质和市场定位之外,保真也是专业服务的表现。据了解,东南拍卖是最早承诺对拍品进行保真的拍卖企业之一,尤其是对寿山石雕,不仅可以做到对拍品材质进行保真,对在世艺术家的作品也一一进行作者确认,对于作者有争议的拍品往往作佚名或撤拍处理。这种谨慎、保守的做法,不仅赢得了收藏爱好者的信任,也有效树立了行业壁垒,带动后期进入这一市场的拍卖机构不得不作出相应的承诺,使得这一市场始终保持了良性、有序的竞争环境。 良好的市场环境对寿山石拍卖市场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经过各家机构多年的培育,目前寿山石拍卖市场不仅在福州地区欣欣向荣,在国内艺术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也均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今年春拍仅福建东南、中国嘉德、北京匡时、西泠印社4家机构举办的寿山石专场或专题拍卖总成交金额就超过亿元,尤其是寿山石中的田黄石更是逆势上涨,不仅成交总额持续扩大,更创下最高每克高达10万元的成交纪录,成为近两年来最受市场瞩目的收藏品类。东南拍卖今年春拍举办的寿山石专场拍卖总成交金额达4374.37万元,占市场份额四成左右。
对比其他门类,寿山石拍卖市场走势稳健,福建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叶少波颇有感慨:“文化企业还是要立足于文化、立足于学术。”包括像匡时、翦淞阁,以及福建东南这样在细分行业中的领军企业,这些品牌的成功,无一不基于对文化内涵的精耕细作。并且这一工作的成效直接表现在他们的图录制作上。夏浈对笔者解释说:“这是考验拍卖机构是否专业的一个重要要素。比如制作图录时会要求对每一个环节的美感进行把握,包括拍品摄影、配文以及后期排版设计,它会体现制作方整体的美学素养;包括‘翦淞阁’‘在山居’这些非常有影响力的专场,也都是以制作展览文献的态度在制作图录。商业氛围虽然被淡化,却给未来留下一份珍贵的资料。这样的专业素养和精神,很多新兴拍卖机构并不具备,甚至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夏浈还强调,对于当代工艺美术作品而言,虽然并不缺乏审美属性和文化内涵,却少有时间的积淀,先天不足导致这一板块的文化建设严重缺失,收藏爱好者也无从了解这一门类的现状,那么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专注于这一领域的拍卖机构还应当承担建设当代工艺文化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寿山石拍卖市场的成长恰恰得益于行业众多机构公益性的文化推广。因此对于机构来说,市场对拍卖行的专业化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再回归前文提出的问题:为何数据回落,而行家们却感受到市场的暖意?或许这恰恰是市场参与各方对浮华数据被反复淘洗之后的真实感受。从近几年的经验来看,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不论是拍品总量、成交总金额,还是拍卖行参拍数量,秋拍往往要高于春拍,春拍似乎是行业的观望季。不过震荡调整行情之下,参拍的拍卖行数量已经连续两年大幅度波动,今春较上年秋拍相比43家拍卖公司缺席,他们的实际运营情况无从知晓,或许真的被淘汰出局,或许仅仅是观望备战秋拍,甚至也可能有实力雄厚者要学“翦淞阁”,一年只精心筹备一场。不过,对于那些举棋不定的新拍卖公司来说,拍卖巨头“大而全”的成功模式显然已不可复制,反而那些能够明确定位,以自身的专业优势促进板块崛起,从而发展成为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这样一条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可能更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