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谷画康熙南巡图稿第二》流传稿经过考证研究,被称为“甄嬛”原型祝寿的《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稿,与“南巡图”同为重要宫廷纪实绘画作品。此卷引首由民国大总统徐世昌题《王石谷画康熙南巡图稿第二》,从卷尾的跋文来看,曾是张大千的藏品。张大千及其交游圈皆将此卷认定为清初四大家之一王翚所主持的《康熙南巡图》之稿本。而经过研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清代宫廷绘画》作者聂崇正先生发现,此图卷与《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卷的关系更为密切。不难看出,该图之精湛技艺及有别于民间画作的皇家气象,让两位处在不同时代的鉴定家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王石谷画康熙南巡图稿第二 流传稿 局部
崇庆皇太后为乾隆帝生母,雍正八年晋熹贵妃。近日热播电视剧《甄嬛传》即以其为原型。崇庆皇太后生前享尽荣华,乾隆每为其隆重庆祝寿辰,其中又以六十大寿为甚,规模之大、场面之隆重,花样之新奇,耗资之多,堪称清代之最。
据悉,宫廷纪实绘画分为出巡、祭祀、庆典、阅兵四大类,其中祝寿图为重要的庆典题材。将此图卷对比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卷。其中描绘当时北京城内热闹街景的一段,两图中的构图布局、场景排布、人物动作皆可一一对应。
在清代画院中,宫廷画家正式作画前,往往要先呈样稿给皇帝过目,经过皇帝点头同意,或对图稿提出修改意见之后,画家才能正式作画。像《清院本的清明上河图》、《康熙南巡图》等等,皆有白描稿本存世。白描稿本忠实的反映了作者的构思。其与正式稿本之间的区别反映了皇帝对于绘画的个人趣味与意见,这样的史料对艺术史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稿本的意义,聂崇正先生指出:“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草图和稿本,它们又会有正图所不具备的价值。第一、它们同样具有文物价值,是古代艺术家们的珍贵遗存,从时间上说,甚至草图应当还早于正图;第二、具有重要的美术史价值,对于某件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提供不可或缺的资料,与正图相比较,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异同、看出画家修改的痕迹,由此窥知并分析皇帝对图画的要求。所有这些在正图和其它任何文字中都是不可能见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