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学生均成名 要求每人有自己画风--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滚动新闻

赵无极学生均成名 要求每人有自己画风

2013年04月12日08:15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4月9日下午,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因病医治无效在瑞士沃州逝世。一时间,国内外人士纷纷对这位世界级画家的逝世表示惋惜。记者10日对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孙建平进行了专访,回忆了1985年赵无极在浙江美术学院开设绘画讲习班的逸闻趣事。

  举办讲习班27学生均成名

  1985年5月,赵无极在母校浙江美术学院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绘画讲习班,共有来自全国8所美术院校的27人参加。虽然这次学期比较短,但参加讲习班的人后来都成为中国绘画界的佼佼者,意义非常深远。赵无极后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甚至表示,他这一生只有这27个学生。

  如今近30年过去了,参加那次培训班的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孙建平回忆起来,却依然感觉历历在目。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孙建平认为,赵无极是中国人在海外取得最大成就的画家。他博采欧美绘画流派精华,融会东西方所长,受到世界艺坛的推崇和颂扬。

  孙建平说,赵无极讲课最大的特点是“边画、边改、边教”。讲习班伊始,赵无极就表示,在油画方面中国人老是照着国外的风格画,应该从中国传统作品中吸收营养,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一点也是赵无极对参加此次讲习班学员最大的影响。

  “每人都要有自己的画风”

  孙建平回忆,赵无极曾经要求参加讲习班的人形成自己的绘画之风。他不断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我们班上有27个人,就有27种脾气。我希望每个人的作品都有他自己的脾气”。

  孙建平指出,赵无极不但鼓励学员要创造出自己的画风,还要求绘画作品应该有它自己的生命。一次在人体写生课中,有位学员试着将模特画成三个形状相似的绿色人体,大小渐变,一字排在画面上。赵无极看过之后风趣地说:“你想吓一吓我啊!”他认为,基础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独到的观察力,但并不意味着取消严格要求和对艺术规律性学习的勤学苦练。

  “绘画是一生的事情”

  谈及赵无极的治学精神,孙建平说:“赵先生的一生都是在绘画中度过。”

  据他回忆,赵无极在讲习班期间曾有一番关于画家治学精神的谈话。“绘画是一生的事情,要像做和尚一样:不停地画,一天都不能停。我能够生活,我要画画;我不能生活,我也要画画。”

(责编:孙石磊、鲁婧)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