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书画>>名人库>>现代名家>>孔仲起
人民网>>书画>>正文

山水画的境界

孔仲起

2013年01月24日13:13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一、对“境”的广义理解

  “境”是中国画的要素,尤其山水画。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个“境界”的问题,包括为人处世、适身处地、信仰追求、人生目标。而境界的最佳状态无过于时间的跨越及空间的包容;无过于“真”、“善”、“美”这个世间公认的标准,有了境界的高度才有艺术的高格品位!

  根植于丰厚的中华文化,民族沃土的中国画,它涉及的是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的积淀,我们先民很早就重视和天地自然的密切关系。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先民就以河图,洛书,而后的太极八卦,周易观察自然变化和规律,以求心中有数,推断自己的处境,所以始终关注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尽可能地促使自己置于天地自然和谐合一的境界。

  公元前五世纪博学的孔夫子,总是在寻找天地自然变化的答案,曾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篇)他不信鬼神,但求天人合一的和谐,总结人生“五十而知天命”,即“境遇”,这个天是指人的生存空间,指深奥博大的天地风云,山川生灵。

  “境”在一般意义上是指景物、地理环境,但境的含义超越了土地、土壤的层面。清袁枚的随园诗话有这样的故事:“杨文公撰《宋主与契丹书》,有“邻壤交欢”四字。真宗用笔旁抹批云:“鼠壤”?“黄壤”?杨公改“邻壤”为“邻境”,真宗乃悦”。这一改从正体加深了边境睦邻的意义!而今对艺术的表达方式称之为“语境”,这是作者的形式语言传达的“心境”。佛家谓“物因心显”,“境由心造”,陶渊明饮酒名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即是诗人心和境交融的抒发。

  境也是“界”,儒家研究入境,佛家有凡界或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当今以界而定社会分工,如政界、学界、商界、文艺界……受释家渐次升级的三界影响而包含了阶层、地位和晶地的意义。

  广义讲境包括了主客观世界,是情感融入造化,造化贮予胸臆,是情与景的合一,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有道:“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厂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境界之说由天地到人久己为人们重视常用,并赋于一种崇高的地位,即前面所说有了境界的高度才有艺术的高格品位。

   二、境界的表现

  比如,“静”是中国画最爱表现的一种境界,这个静不是冷漠幽暗的寂静,是鸟鸣山幽泉水叮咚甚或如“天籁”的自然之宁静,可以心志致远之宁静,可以向往无穷、无际、无涯,静中可以体悟“宇宙八荒,太虚无极”。当然动也是一种境界,如大海之激荡慷慨的旷远境界,犹如汉高祖高咏大风歌的境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诗人在黄鹤楼上触景生情:“爽风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这是达观的境界;本人好画黄山风烟,追求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好画大海则求海纳百川有容为大的境界;好画高山、大山,壁立千丈,则求无欲则刚的境界。另外空旷清冷、萧疏意远、泼辣豪迈、舒坦通达、圆融厚朴……都是境界。境界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泮天寿先生有道:“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

  当今盛行以水墨之名代替中国画,妄自追求国际接轨,本人认为欠妥!这和唐宋以后文人追求、“水墨为上”的中国水墨传统有质的区别。它仅仅从工具材料或表现形式考虑,就是忘掉中国画的境界要素,是以“器”代“道”是“形而下”。

下一页
(责编:任文(实习生)、赫英海)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