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失文物“镇馆”英法博物馆(组图)--书画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收藏

中国流失文物“镇馆”英法博物馆(组图)

章磊

2013年01月15日10:31    来源:新闻晚报    手机看新闻

盘点海外圆明园文物 成卢浮宫镇馆之宝(组图)

大英博物馆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内所藏文物大多是从圆明园掠走的

  存世最早的绢画 世界上首部百科全书

  英美博物馆内的中国“史迹”

  □章磊 国际周刊专稿

  许多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目前都被收藏在英国和美国的多家博物馆。例如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多件。

  此外,美国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也收藏着大量中国流失文物。这些文物不乏价值惊人的旷世奇珍,社会价值和史学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盘点海外圆明园文物 成卢浮宫镇馆之宝(组图)

大英博物馆中的《女史箴图》

  中国古代绘画代表作——《女史箴图》

  年代:东晋时期(公元400年左右)

  规格: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

  流失时间:1860年

  收藏地:大英博物馆

  《女史箴图》原画作于东晋时期,艺术价值颇高,从问世起就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后人也多有临摹。由于年代久远,现在世界上仅存两幅临摹品,其一为北京故宫收藏,为宋人临摹,笔意色彩皆非上品,价值不是很高;另一幅就是这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隋唐时期摹本,是罕见的艺术珍品。

  大英博物馆的这个摹本是现在尚能看到的最古老的画卷。它虽是摹本,但依旧是公认的画中上品,风格古朴,色泽鲜艳,末署 “顾恺之画”,一直被视作顾恺之传世名画的代表作,为历代皇宫贵族珍藏。历代学者也对《女史箴图》极为看重。

  《女史箴图》共有12段,流传至今的只有九段,其内容是教育封建宫廷妇女们如何为人,如何自保的一些人生经验和道德箴条。在这幅长卷中,顾恺之的“游丝画法”和“传神写照”画论都得到最充足的体现。因此,西方美术界也把它视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代表作,称誉它是“一切都达到圆熟境地”的“完美无缺的佳作”。

  《女史箴图》是我国能够找到的最早的专业画家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之作,也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幅画也是最早的一幅“以形传神”绘画艺术的杰出作品,因而它除了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之外,还具有其他画科难以比拟的史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英法博物馆里的“原罪”文物

  在英国,恐怕没有一个地方能比大英博物馆更容易激起外国人的复杂情绪。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博物馆在250多年前初建时仅有7万件展品,但随着“日不落帝国”的领土扩张,其藏品已升至今天的700万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多达2.3万件。一进大英博物馆中国展厅的大门,就能看到远处墙壁上的敦煌壁画,走近细看还能发现当年所谓的“西方探险家”在上面留下的割痕。敦煌藏经洞的4万多件经书书稿中,也有1.3万件在大英博物馆。但这些仅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珍宝的1/10,其他的都被存放在10个藏室中,除非得到特殊许可,一般游客无缘谋面。

  法国的卢浮宫藏有多少外国文物?说出来也令人吃惊:在这里,来自法国以外的文物超过40万件,“六大馆”中的东方艺术馆、古希腊馆和古罗马及古埃及馆三大馆,几乎全部是外国珍宝,另外3个馆——珍宝、绘画和雕塑馆中也有相当多展品来自国外,有人说,没有这些外国藏品,卢浮宫就“馆将不馆”。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任文(实习生)、赫英海)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