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展览送到家门口--书画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收藏

将展览送到家门口

梁  娜

2013年01月11日08: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本报驻四川记者 梁 娜

  46站展览,接待观众114.1万人次,总行程20多万公里,四川省博物院成立的全国第一家“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在3年时间里发展得红红火火,将展览带出了博物院,送到了边远山区,送到了基层百姓家门口。

  量身定做 用心为百姓服务

  2012年12月13日早上5点半,窗外一片漆黑,“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工作人员郑坤已经洗漱完毕,准备赶赴展览地——乐山嘉定坊广场。作为流动博物馆首批6位员工之一,这样的展览郑坤已经记不清举办了多少次。

  乐山嘉定坊广场异常寒冷,郑坤和她的同事们却满头大汗,停放“大篷车”、搭建展架、摆放文物……所有人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布展工作。早上8点30分,广场上已经陆续来了一些群众。郑坤最后又背诵了一遍讲解词,在“大篷车”控制室里对着几排按钮熟练地操作。“这是调试LED大屏幕的,这是调节车内灯光的,这是调节湿度的……”

  郑坤告诉记者,目前,四川“大篷车”流动博物馆的10名固定员工,每个人都是“全能选手”。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展览的每个环节、每项工作,每一名员工都要铭记于心。“就连我们的司机大哥也要背诵讲解词呢!”郑坤说。

  “每一次展出内容也是根据不同对象量身定做。”在郑坤的记忆里,春节期间的“年画展”、部队里的“红色文物和青铜兵器展”、成都SOS儿童村的“十二生肖工艺品展”……每一次展览,流动博物馆所有人都为不同观众精心设计、用心服务。

  展出真品 内容百姓喜闻乐见

  “你们还会来吗?”这是每一次展览中参观群众问郑坤最多的一句话。只有郑坤和她的同事们才知道这句话背后的意义。3年来,他们的每一次展出都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在筠连县,鲁班山北矿的矿工们刚从矿山出来,还来不及取下安全帽就来参观;在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只能靠抚摸感受文物;在绵阳市,老大妈在烈日下为自己撑伞遮阳;在叙永县麻城乡,一位老大爷第一次见到文物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双双渴望文化的眼睛、一个个感人的场景,都在郑坤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谈起在流动博物馆工作的这几年,郑坤感慨万分。流动博物馆刚刚成立的时候,没有名气,无人知晓,只有靠从报纸、网络上获取信息,然后自己联系对方去办展览。“去筠连县鲁班山北矿展览,就是我从报纸上知道这个矿山的。”郑坤说。3年过去了,流动博物馆已经在四川小有名气,四川各地甚至省外很多地方都相继发来邀请函。“无论是自己主动去还是被邀请去,用心做展览就对了。今年我们增置了这台新型多功能展览车,以后出来方便多了,也更拉风啦!”这个朴实的大女孩脸上露出了俏皮的笑容。

  “以前的‘大篷车’只能带仿制品和展板,已经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四川省博物院党委书记卢越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博物院投资300多万元,量身定制了全国第一辆多功能文物展览车。“大篷车”就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展厅,无论是展陈环境还是安保条件,都和博物院展厅没有差别。“以后条件成熟了,我们将把更多的真品带到全省各地甚至省外。”卢越说。

  走出高阁 提高博物馆文化辐射力

  大力建设流动博物馆的背后,是四川省博物院对提高博物馆文化辐射力的积极实践。2010年大年初二,4辆厢式大篷车载着平时难得一见的珍贵年画,在四川省巴中市举行了四川“大篷车”流动博物馆的首次展出,当天的展览吸引了数万人观看。

  “博物馆功能的发挥,应该做好两篇文章,一是把更多的公众请到博物馆,二是让博物馆走进大千世界。”四川省博物院院长盛建武告诉记者,四川省博物院虽然年观众流量能达到100万人,但全省依然有80%的人从没进过博物院。如何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如何让深藏闺阁的珍贵文物被人们熟知?“大篷车”流动博物馆的诞生正是破解这个难题的有益探索。

  据盛建武介绍,四川“大篷车”流动博物馆主要由4辆厢式大篷车、高端文物复仿制品、馆藏精品文物展板、部分低等级文物真品、电子触摸屏、文物鉴定专家、书画家和优秀讲解员组成。“边远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学校、军营和矿区就是我们主要的阵地。”盛建武说。

(责任编辑:赫英海、鲁婧)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