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官奴帖》:尺牍书疏 千里面目--书画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收藏

王羲之《官奴帖》:尺牍书疏 千里面目

涵鱼子

2013年01月08日09: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涵鱼子

释文:

官奴小女玉润,病来十余日,了不令民知。昨来忽发痼,至今转笃。又苦头痈,头痈以溃,尚不足忧。痼病少有差者,忧之燋心,良不可言。顷者,艰疾未之有,良由民为家长,不能克已勤修,训化上下,多犯科诫,以至于此,民唯归诚待罪而已。此非复常言常辞,想官奴辞以具,不复多白。上负道德,下愧先生,夫复何言?

《官奴帖》,又名《玉润帖》。纸本,共11行,120字,行楷书,收刻于《戏鱼堂帖》、《宝晋斋帖》、《二王帖》、《东书堂帖》、《戏鸿堂法帖》、《郁冈斋帖》、《玉烟堂帖》、《快雪堂法帖》、《懋勤殿法帖》、《玉虹鉴真帖》等。

帖子起始所提到的“玉润”乃“官奴”的女儿,“官奴”具体是指王羲之7个儿子当中的哪一位,现还未有确切的说法。此帖大意是陈说玉润病危之事,从行文和形式上来看,这通尺牍很像是道家文化中的“上章”,一种向天庭陈述自己的过失,以求消灾祛病的奏表性质的书信。王羲之是信奉道教的世家,在《晋书》中也有关于王氏家族“上章”的记载,故从帖文本身来看,所述事件当为可靠。

此帖书法温润雅驯, 沉着淑静,用笔凝滞,若隐含自省自肃之意,作为王羲之行书经典为历代书家所宝爱。此帖的墨迹本,曾经宋代米芾鉴赏,《书史》中云:“王羲之《玉润帖》是唐人冷金纸上双钩摹帖,……此帖连在《稚恭帖》后,字大小一如《兰亭》,想其真迹神妙。”米芾赞此帖堪比《兰亭序》,可见其对此帖评价之高。清代杨守敬在其《激素飞清阁评帖记》中也盛赞道:“真迹明时藏许文懿家,后归吴用卿。项子京、香光极重之,自云得此悟用笔之法。今观香光所书,果得力于此不少。右军真、行最少,今所存者,惟此与《快雪时晴帖》耳。”对此帖的记载有多部著录可循,又有“徐僧权”“唐怀充”“沈炽文” 等梁人之押署,可谓流传有绪。

王羲之被后世奉为“书圣”,无疑是书法历史长河中最璀璨的那颗星宿。人们对于他的了解更多是源于那篇千古传诵的《兰亭集序》,抑或是羲之写经换鹅的传说,但对于历史上真实的王右军,我们则知之甚少。历来研究王羲之的学者专家们,更多的是从王羲之所书尺牍、手札中去窥见“书圣”生活的点滴。

“尺牍”一词最早是一种文体的名称。随着时代的变化,书写材料和工具的愈加丰富,直至现在,“尺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书信的代名词。在传世的尺牍书迹中,书写篇幅一般较短,书体上是以潇洒、随意的行草书为主,材质主要是布、绢、帛、纸,内容则多是涉及私人事件的家书。鉴于“尺牍”的这些特点,品读一位书家的此类作品,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真实的生活状态,感受其最本真的性情。以《官奴帖》为例,观者可通过阅读此帖而体察到王羲之书写时的心境,正所谓“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不止如此,我们还可以由此进一步感受王氏的家族文化、交友、做官情况,从而对于当时的社会民风、政治文化有所了解。

(责任编辑:赫英海、鲁婧)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