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陳墨:五方面入手 對“燈光凍”進行鑒別賞識【3】

陳墨
2017年04月12日08:32 | 來源:雅昌藝術網
小字號
原標題:【雅昌專欄】陳墨:燈光凍的鑒別賞識

  平頭章 燈光凍 3.7x3.7x15.5cm

  古獸紐 燈光凍 3x3x10.5cm

  用“廣東凍石”冒充。為廣東適中極品,顏色與清剛度類似燈光凍,但石質不如燈光凍之細潤,紋理略顯粗糙,晶瑩度雖高,但比燈光凍輕浮,刀感不夠爽利,如用來冶印,奏刀不夠利索,缺乏美觀。

  用“河南、雲南凍石”冒充。產於河南、雲南兩地。色彩艷麗,石性不穩,不宜封蠟保養,多以油養,脫由走色。其中有色澤如燈光凍者,但石質疏鬆,刀感滯澀,與燈光凍極好區別。

  用“巴林凍石”冒充。在巴林石中有一種黃凍石中凍化程度較深的品種,同由純潔而且微小細密的葉蠟石的結晶體組成,透明至半透明,從淡黃色至棕色,石質極像青田“燈光凍”,在燈光下也有類似交相輝映的感覺,極難辨認,但刀感較沒有燈光凍之脆爽。市價遠低於“燈光凍”。

  用“福建芙蓉青”冒充。芙蓉青產於宦溪鎮加良山東側山峰。因色潔質嫩,猶如初開的木芙蓉花,溫柔迷人而得。開發於明清之際,初期石質略粗,且多含砂團,品位遠不及壽山所產。至清乾隆時,將軍洞芙蓉問世,始初露頭角,備受文人雅士贊賞,躋身印石“三寶”之列,與燈光凍、田黃、雞血並駕齊驅。芙蓉青與中等燈光凍相似,但密度沒有燈光凍之高。質多不通靈,肌理多隱細黑斑,容易辨認。

  以上列舉假冒燈光凍者幾種,尚未能囊列所有冒充技倆,大抵以外來石冒充者為多。半真半假不在其例。隻要將石質弄清,即不難辨。

 

  陳墨簡介

  陳墨(1965--—),浙江青田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會員。曾任青田石雕博物館常務副館長。現任西泠印社青田印學基地秘書長、麗水市文藝家評論協會理事、青田石雕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秘書長。公開出版詩集、散文集3部,青田石雕理論研究專著10多本。

(責編:王鶴瑾、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