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墨:五方面入手 對“燈光凍”進行鑒別賞識【2】

必須准確把握燈光凍的質性相性。鑒定燈光凍,要解決明是非、辨真偽的問題,就必須下“識真”功夫,認識真燈光凍。真燈光凍是由它的質性因素與相性因素構成。質性因素是燈光凍的質性,是守恆而不變的,是燈光凍的內因,它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相性因素具有可變性,是在本質因素的作用下顯現給人們的一種表相,不是一層不變的,在質性因素起作用時,顯相因素可起印証作用。
博古紐 燈光凍 3x2.1x8cm
古獸紐 燈光凍 2.5x2.5x8.5cm
燈光凍作為宇宙中的一種物質,在特殊的環境中生存了數億萬年,其質性已經發生了一定變化,已經形成了它的本質規律,這就是燈光凍的質性。這種質性是一種不可見的非線性的高級物質構成,不是能以現代科學儀器所能測到的可見物質。如同人的經絡,是以任何儀器也測不到,而客觀存在的光導系統是同一道理。但是這種高物質卻能作用物體分子的運動。在北京的隆冬季節,印泥常常凍結,如果呵口熱氣,燈光凍印章上的印泥立可解凍,印文如新。燈光凍接地氣挾土力所結者,故隆冬不泐,即有此意。還有人說,長期外用燈光石粉末涂抹皮膚,可以使人的皮膚光潔如玉。正是由於它這種高物質作用人體,使人體細胞發生變化的原因。
為此,如不從它的質性去把握而是將由質性反映出來的外表特徵去鑒定,往往會自生干擾因素。燈光凍有幾個共同特征:其一是“夾頑石而生,其材質難得大塊”、其二石是“通體明瑩,照之燦若燈輝”, 其三是其理細膩,溫潤易刻,而筆意得盡。這些外觀是鑒定燈光凍的入手依據,則隻限於原石與隨形雕件,若經加工為印章之后,這一特征業已破壞,將無據可依。
如將燈光凍的所謂三大特征:“生成、色相、硬度”作為鑒定燈光凍的重要依據,則隻能作為鑒定部份好燈光凍的重要依據,如作為鑒定一切燈光凍的依據,必出差錯,因為有的燈光凍,這些特征並不明顯,亦使無據可依。如將燈光凍呈透明或半透明狀作為鑒定依據,但有的濃度高的燈光凍都呈不透明狀。可見這些顯相因素,都具有可變性,隻能是輔助因素,在主要因素起作用時,它將起推波助瀾作用。
古獸紐 燈光凍 3.5x3.5x11cm
古獸紐 燈光凍 3x3x11.5cm
在鑒定燈光凍明是非、辨真偽目的達到之后,有的因素可以轉換為燈光凍優劣鑒定的主要依據。對於鑒定燈光凍的主要因素,前人已經認識到,雖然反映在他們的著作中隻有隻言半語,卻已道破真締。如近人章鴻劍《石雅》中說:“首德而次符”。這裡所說的“德”並不是指質地,質地仍然是“符”,質地為可見之物,皆為相,相皆為“符”。何為之“德”,所謂“德”者,乃“道”也,道是以語言闡述不清楚的本質規律。誠如老子如雲:“道可道,非常道”。這就是說,可以說的“道”,已經不是所指的“道”,而是由道反映出來的質相,可見章鴻劍已深知真締,卻點到為止。
鑒賞家們天天手中揣摩著燈光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逐步由表及裡地認識到質性的存在,但由於無法以語言論明白,不得不再退出來,再由燈光凍的質性所反映出來的各種質相特征如溫、潤、凝、膩、細、結等方面去入手,將之稱為“六德”,這裡所說的“德”,已經不是不可言“德”,而是假名之德,但又不是完全的表相,而是介於二者之間的質相。其中溫、潤、膩是通過直觀與感悟來實現的,而且感悟的成份更大。從這三個特征來說,更屬質的范疇。所謂“溫”,即久經蘊藏在土裡,有出土之氣,或曰為寶氣,即使是新出的燈光凍也宛如舊石,這點能憑感悟而得出。
近年來,我們大多用可見性光源測試法,檢驗出燈光凍六德中“溫”的存在:各色燈光凍,燈下透照石心皆泛黃泛紅之光,寶氣燦爛。從而大大提高了燈光凍鑒定的准確性。這是我們多年實踐而發現的。所謂“潤”即久浸水中,有如“露之欲滴”,“石裡生泉”。所謂“膩”,即如久經泡入油中,肌裡油溢。細、凝、結也是直觀感覺,還是以直觀分辨來實現的成份大。所謂“細”,即指組成的分子極微,極小,如嬰膚。所謂“凝”即凝靈成凍狀,清澈如鏡。所謂“結”,即指分子結構緊密,結實如鐵。在六德中,“溫”,要“溫潤如玉”是最主要的。它接近燈光凍質性,有了它,燈光凍便可珠光寶氣。
必須掌握燈光凍的科學分類。壽山之田黃細分“黃田、紅田、黑田、白田”等幾大類,為何我們青田一個這麼大氣開放之地,倒將燈光凍死死“劃地為牢”,隻局限地定於一個小小的范圍之內。我想,燈光凍真正的話語權應該在青田人手上,我們隻要牢牢抓住燈光凍的“夾頑石而生,其材質難得大塊”、“通體明瑩,照之燦若燈輝”,和“其理細膩,溫潤易刻,而筆意得盡”三個共同特征,還有其產地范圍,即白羊、旦洪、封門、官洪、季山、塘古一帶 。完全可以按燈光凍的色相,細分為“黃燈光、青燈光、白燈光”幾大別類,其中以黃燈光為貴。
必須掌握燈光凍的定級劃分。品位高雅的等級燈光凍印章稀缺,它如黃金一樣“按克計價”,深受到藏家的追捧。目前,業內大家公認衡量燈光凍的等級高低標准,主要從 “純度、色度、規格” 三個方面系數來鑒定(具體見表):
必須掌握燈光凍的去偽存真法。換句話說,就是要搞清楚目前市場上,到底有哪些石頭會用來冒充燈光凍,將假冒產品拎出來,真燈光凍自然以真面目示人,就不致於混淆不清了。
用“泰順凍石”冒充。泰順石,當地人自古以來就稱泰順石為“匣石”,有的稱“軟石”學名葉蠟石,產於泰順縣仕陽鎮龜湖及周邊山區上。其中有一種凍石,凝靈似燈光凍,透明度極高,色彩泛青,但漸向裡有種黑色小針點,不難辨認。
用“小順凍石”冒充。雲和小順石,屬地開石,產於雲和縣小順寨下村。出現在青田和福建地域之間一條神秘“石脈”線上。其色彩非常豐富,透明度高,有紅、白、黃等顏色,色彩鮮艷,花紋美麗,凍石微透明至全透明,質地溫潤,適宜雕刻。市場上常以小順晶、黃凍、白凍、瑪瑙凍等冒充燈光凍,多為小礦之石,大料難求,但比燈光凍更透明。市場價格接近燈光凍,但不能作為燈光凍價而購之。
用“遼寧凍石”冒充。也稱遼寧綠凍石,當地稱其“遼寧軟玉” 屬單斜晶系綠泥石滑石岩,產於遼寧省鞍山市岫岩縣,硬度為摩氏2.5度。其外觀與青田凍石非常相似。色彩呈淡綠、碧綠、墨綠等色;半透明至全透明,肌理隱有灰白色花紋;墨綠者近黑,微透明;石質純淨細膩,光澤強,多為層片狀結構,綹性較強,石性韌鬆不均,容易辨認。
用“印度龍蛋”冒充。印度龍蛋石產於印度國,夾硬岩而生,性能穩定,石質細膩,但成材不易。刀感、質感近似壽山善伯石,有紅黃白諸色,其中有種青凍最具特色,通明度和色相與燈光凍非常相似。但用燈光照之,青黃中泛黑;因無地熱養之,缺少氧化作用,溫潤度自然也差,不耐高溫,隻能油養,不能封蠟。這是與燈光凍最大的區別。不能作為燈光凍而收藏。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