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紅木家具之美靠工藝上的打磨

2015年08月28日09:05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紅木家具之美靠工藝上的打磨

上過蠟的家具具有紋理細膩、色澤典雅的自然美。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

上過蠟的家具具有紋理細膩、色澤典雅的自然美。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

燙蠟工藝能夠置換木材中的一部分水分,對家具進行保護和美化。新京報記者 李飛 攝

燙蠟工藝能夠置換木材中的一部分水分,對家具進行保護和美化。新京報記者 李飛 攝

對雕刻部分的打磨既要做到層次分明、雕刻形象逼真,又要做到無毛刺、無砂紙痕等打磨痕跡。 新京報記者 李飛 王遠征 攝

對雕刻部分的打磨既要做到層次分明、雕刻形象逼真,又要做到無毛刺、無砂紙痕等打磨痕跡。 新京報記者 李飛 王遠征 攝

對雕刻部分的打磨既要做到層次分明、雕刻形象逼真,又要做到無毛刺、無砂紙痕等打磨痕跡。 新京報記者 李飛 王遠征 攝

對雕刻部分的打磨既要做到層次分明、雕刻形象逼真,又要做到無毛刺、無砂紙痕等打磨痕跡。 新京報記者 李飛 王遠征 攝

百年之材 駐美有“術”

通過打磨、上漆或上蠟給紅木家具做美容,既可延長家具壽命,又提升了紅木家具的藝術價值

紅木家具之美,木材之美是“底子”,還需要各種工藝的打磨,讓木材表面呈現出人文魅力,紅木家具“美容術”,包括家具本身的打磨、上漆或上蠟,還包括在使用過程中頗有講究的保養,不僅需要精湛細膩的技術,更融合了創造者和使用者的藝術價值取向。“美容術”不僅延長家具本身的壽命,也讓紅木家具迎合使用者的審美取向,成為傳統文化的“代言者”。然而,在使用和收藏的過程中,消費者也要了解紅木家具的“化妝”技巧,避免“偷梁換柱”等各種作假技巧,以掌握紅木家具的真實價值。

打磨工藝 打磨到位 表裡如一

硬木家具的制作工序是選材(選取材料)、下料(將木材裁成制作時所需要的尺寸)、開榫(使用機器或人工開榫頭)、鑿眼(鑿卯眼)、沾水打磨、剎活(在家具榫卯結合安裝前,用一種小型手鋸將所有榫卯結構部位都再拉一遍,使其結合時肩口嚴密牢固)、使鰾(使用魚鰾做成的膠水上膠)、檢查打磨、油工。在這其中,與打磨相關的就有多道程序,可見打磨對於紅木家具制作的重要性。經過多種打磨工具和不同打磨工序后,家具要做到“輪廓勻稱,棱角齊平,整體協調,紋理面清晰、紋路相合,榫卯連接潤澤通潤、無牛毛刺。打磨到位的家具,可以做到通體潤澤、表裡如一。”

其中,沾水打磨這道程序最為重要。其方法是用濕布將部件擦濕,對線條的起鼓打窪處使用耪刨、馬牙銼及刮刀片等工具進行全方位打磨。硬木家具的每一個部件都要進行沾水打磨,一是順應木性,因為木纖維遇水膨脹,表面的一些木纖維剝離出來,就是工匠常說的“毛刺”,通過沾水打磨,“毛刺”就被打磨掉,表面更加光滑細膩,如同細嫩的皮膚,而且在今后的空氣氧化中可以做到色澤變化均勻一致,使硬木家具包漿的形成速度快且包漿厚﹔第二個好處是不留瑕疵。打磨過程中凡留水漬處都打磨,做到每個部件要平整、潤滑、飽滿,整件家具沒有生硬的棱角——倒棱,每個線條都平整、潤滑、飽滿,做到內外光滑一致。

在打磨的過程中,並非隻用沾水打磨一道程序,而且打磨並非單一一個時間段統一完成。例如,在上漆或打蠟之前,工匠還要進行最后一次打磨,保証木質如嬰兒肌膚一般的潤澤﹔在雕刻紋飾豐滿的家具上,工匠師傅還會把雕刻部分的打磨作為雕刻的重要一部分,既要做到層次分明、雕刻形象逼真,又要做到無毛刺、無砂紙痕等打磨痕跡。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木質家具也隻有經過精雕細琢才能成器。

燙蠟工藝 保護水分 光滑如綢

髹飾工藝是指我國古代以漆或蠟為材料髹涂家具和日常生活用具的一種工藝,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和美化家具表面,分為漆飾、蠟飾兩種。業內一直有“南漆北蠟”的說法。在北方,常用燙蠟工藝來保養家具。其目的是用蠟填補木材本身棕眼裡的空隙,置換木材裡的一部分水分,形成保護層,從而防止溫濕度變化使木材發生較大的伸縮而開裂。

蠟飾工藝是指在家具表面通過封蠟的方式進行保護家具和美化的一種方式。其具體做法是在打磨光平的坐椅、素架上,把蠟烘熱,邊烘邊把蠟涂上,使蠟質浸入木質的內部,再用干布用力擦抹,把浮蠟和棕眼處理掉。經過這樣蠟飾的家具,表面光滑如鏡,能顯示木材的優良質地、細膩紋理、典雅色澤等自然美。蠟飾后的紫檀坐椅,在一定角度光線投射下,呈現一種柔和美妙如絲綢般的色澤。而蠟飾的黃花梨木坐椅,則具有琥珀般透明的效果。

傳統的燙蠟工藝分為燙蠟、起蠟、擦蠟三大工藝,首先將蜂蠟、川蠟、鬆香等按照一定比例融化成液體,用鬃刷將蠟散星狀分布在家居上,再用電炭弓(以前用木炭弓)來回抖動燙蠟,當蠟成白泡狀泛起,再用布蠟工具(大板刷)拉開、布均勻。隨后使用起蠟工具將各部位殘存在表面的浮蠟起淨,直到摸上去不粘手,再用蠟布等工具大面積擦蠟,尤其是腿、棖要順紋理反復擦,最后用板擦和鬃刷擦拭表面,將棕眼處殘留的蠟抖盡。燙蠟完畢后,要經常用棉布和手擦拭、撫摸,還有定期再上蠟,但用量一次比一次少,達到保養目的。

漆飾工藝 生漆固形 清水芙蓉

在南方,平均氣溫較高且容易潮濕,蠟會隨著溫度變化而脫蠟,而且大漆漆膜干固后,有耐油性、耐潮性、耐磨性、耐水性等優點,故多用“擦大漆”來防止家具變形。據考証,故宮內擦大漆的家具多源於南方省份,如江蘇、浙江、廣東等。“大漆”又被稱為“生漆”,原產於漆科木本植物漆樹的一種分泌物,主要成分為漆醇。從漆樹上採集的漆汁尚未進行任何加工調制並含有一些水分,故稱為“生漆”。我國使用漆器的歷史非常久遠,早在新時期時代,人們就認識到了漆的性能並用以制器。到了清代以后,黑色成了最流行的色彩,以黑為貴成了時尚,黑色的大漆家具曾有著廣泛的市場。

擦大漆工藝必須在無塵、密封、溫度保持在20℃-40℃、大氣相對濕度為70%-80%的房間中進行,是因為大漆中的漆?在這種環境下能促進漆酚加速氧化成膜,較快干燥,溫度過高過低、過干過濕都不利於擦漆,而且要經過上漆、砂磨等程序反復進行,為了保証房間內的溫濕度,有時需要潑水等方法達到要求。

據名佳紅木董事長張正基介紹:“上大漆這道工序非常之苦,在一二十年前,還沒有太多現代設備能夠達到房間所需要的干濕度,需要地面潑水等方式達到濕度,因此房間內終年都很潮濕,工人的工作非常辛苦。家具施大漆,前后得加工三十多道工序,加上操作起來極其復雜且不易掌握,一般的學徒要苦學三年才能出師。”

在明清時期,與傳統的大漆家具不同,為了體現硬木家具材質的天然紋理,一般是不作色漆髹飾的,而是用透明的罩漆清涂一遍,然后在罩漆待干未干之時,用紗布揩掉表面漆膜,並經過多次反復,直至表面呈現光亮,就是所謂的“清水貨”。

■ 工藝“做鬼”

改制與染色

目前,紅木市場上有一些商家通過給木材上底色的手法來以次充好,將其他便宜的材質來冒充高檔紅木,或者將木材“邊材”充入其中,以此來牟取高額利潤。按照國家標准,產品的正視面應無邊材,其他部位零部件表面的邊材含量,應不超過該零件表面積的1/10。如果紅木家具大量使用邊材,不僅有可能影響家具堅固程度,還欺騙消費者利益。

然而,實際上,在古典家具的生產歷史上,傳世的明及前清家具,有一種改制就是為迎合時代的風尚而改制木色。據明清家具專家王世襄先生的著作《明式家具研究》記載,自清中期以來,由於宮廷及權貴的愛好,紫檀器成為最為名貴的家具,其次是紅木,形成硬木貴黑不貴黃的風尚﹔於是顏色淺的花梨制品,在木工完成后,即被染刷成深色。就是傳世的黃花梨器,有的也不能幸免。頤和園藏的明插肩榫炕桌和清前期雕螭紋半桌,均呈紫黑色,細看乃是黃花梨,至今尚未還原其本來顏色。據老匠師石惠、李建元稱,上述刷深色的情況,到30年代開始變化,那時由於西洋人喜愛有紋理的本色家具,黃花梨器身價驟增,於是魯班館等地家具店,不僅將染深的黃花梨退還成原色,就連紅木器也要洗刷刮磨,加染黃色,充當黃花梨出售。

對於消費者而言,在選購紅木家具時,不能單純片面以上色不上色來判斷家具的好壞,如果採用純正的紅木制成的紅木家具,通過上色只是讓家具外觀看起來更加美觀,並且起到保護作用,並不會傷害木材,那並非欺騙消費者。消費者要警惕那些通過上色來掩蓋本質的紅木家具廠家,切勿被這些不法商家蒙蔽。

包鑲工藝與貼皮

“包鑲”是硬木家具中一種特殊的工藝,是指胎骨採用不易變形、比重較輕、相對較為易得的木材,外表則用名貴珍惜木材包鑲,具有保存長久、結構穩定、工藝奇巧的特性。據周默所著《問木》考証,在故宮倦勤齋內檐裝飾大多採用包鑲工藝,門扇、裙窗胎骨為金絲楠木,外包紫檀木,而絛環板、碧紗櫥、炕罩的絛環板、裙板上用了5毫米厚的雞翅木薄板貼於楠木胎上。包鑲工藝外部華美而內部結構穩定,其穩定性、完整性都高於實木家具,所以保留至今。包鑲工藝多在惜木如金、手藝高超的揚州地區、蘇州地區見長,不僅體現了人們對珍貴木材的珍惜,也表現了對各種木材木性的理解與把握。

而如今出現的“貼皮家具”,是將極薄的硬木木皮(厚度往往不足1毫米)貼在硬雜木甚至軟木、人造板上,作為硬木家具而出售。這些貼皮往往用在家具的大邊、直腿、背板、側板等不加雕琢、不顯眼的位置,達到欺騙造價的目的。貼皮家具成本比真正的硬木家具成本低很多,而且往往使用劣質的化學膠水黏結,長期釋放毒性物質,造成對人體的傷害。

對於消費者而言,要注意的就是“貼皮家具”,在面對流傳下來的古董家具時,要了解包鑲工藝,防止將二者混淆。

■ 保養有道

除塵

紅木家具的除塵過程中最忌諱表面被破壞,如果表面蒙上灰塵,最好用軟毛刷或者柔軟的棉布擦拭,不要用雞毛撣子撣掃,因為雞毛堅硬的部分,可能會留下劃痕﹔也不宜用濕布擦拭。因為濕布中的水分和空氣中的灰塵混合后,形成顆粒狀,也會對家具表面造成傷害。如果在雕刻處灰塵較多,可以用擰干水分稍稍潮濕的棉布擦拭。

家具表面如果有污漬,可以嘗試用酒精擦拭,可以軟化浮泥和油漬,也有消毒作用,也可以使用油性清潔劑,但是不要用鋼絲球、刮刀刮擦,會給家具帶來不可修復的傷害。

上蠟

為了保証家具表面常用常新,可以定期上蠟。將蠟熱熔以后,涂抹在家具表面,用風筒不斷加熱,使其均勻分布,最后再用布擦拭,使其表面光澤溫潤。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蠟之前一定要在完全清除灰塵之后,否則會形成蠟斑,產生刮痕。上蠟需要由專業人士來操作,普通消費者不要隨意涂抹任何“保養品”。

包漿

包漿是指家具表面由於長時間氧化形成的氧化層,經過時間的沉澱、使用者的把玩,層層積澱,逐漸形成的表面皮殼。包漿一般幽光沉靜,顯露出一種溫存的舊氣。一般包漿隻出現在使用時間長久的家具上,有自然包漿的古典家具,價值也更勝一籌。消費者購買紅木家具后,無論使用或收藏,都應該多用,而不能將其束之高閣。著名作家、知名黃花梨收藏者海岩曾告訴記者:“紅木家具必須要用,越用越好,因為它是靠與人的接觸、撫摸,和人達到氣息相通,它產生的包漿越使用越好看、光澤越吸引人。就像一個美麗的女子,不能隻放在家裡做‘冷美人’,而是需要欣賞和接觸,其魅力才會越明顯。”

採寫/新京報記者 馮靜

(責編:魯婧、董子龍)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