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蔣雋 實習生 陳小菊
專題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徐敏
如果有腳會動,那廣州的文物建筑們一定“喜大普奔”,因為從去年開始廣州市第一次有了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每年6000萬!這可是老邁殘破的文物們的“救命錢”。如今,一年過去了,2014年的6000萬用出啥效果?2015年的6000萬落實沒有?
記者調查發現:2014年有67項文物獲得修繕資金,而今年獲得文保資金的文物比去年多了一倍,且大力向非國有文物傾斜。不過,至今還沒有一個文物修好,因為審批手續太繁瑣,從申請到修完最快要三年,如此“持久戰”讓不少私人業主望而卻步﹔也有文物由於標的太低,施工方無錢可賺不來投標,遭遇流標。
2014年情況
67項目獲修繕資金
廣州市文廣新局文物處處長劉曉明介紹,廣州市首批(2014年度)6000萬文物保護專項資金已下達3940萬元。大部分用於不可移動文物修繕,其中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有29個項目,共1321.94萬元﹔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有38個項目,共1400.1萬元。此外,聘請文物保護監督員900萬元,文物考古調查、勘探、發掘700萬元,還有小部分用於文保科學研究。
據介紹,因去年專項資金下撥晚,申報時間有限,所以6000萬元專項資金沒有全部用完。
根據去年9月9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設立廣州市文物保護專項資金》,2014∼2018年廣州將每年財政撥款6000萬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用於國有、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的修繕等工作。
市文廣新局副局長趙冀韜說,“每年安排6000萬,預計5年以后,廣州市市保、區保,包括國保、省保、市保等的文物,都可以得到有效維修,這個任務一定可以完成。”
向非國有文物傾斜
廣州幾百個亟待修繕的文物大多處於“排隊等待”狀態,誰先誰后?文廣新局負責人介紹,“危重急需、社會關注、文物價值三個因素綜合評判考慮”。
因此,廣州市首批(2014年)文物保護專項資金資助修繕的不僅有國寶級的聖心大教堂,聞名遐邇的北京路千年古道、余蔭山房,還有私宅民居:新河浦啟明四馬路10號的紅磚洋樓獲助修繕費9萬元,東山五大名園的逵園獲20萬元設計費,寶源路23號西關民居獲15萬元設計費,黃埔古村的私家花園涉趣園獲修繕費20萬元。
同時,市文廣新局文物處處長劉曉明介紹,不可移動文物修繕向非國有傾斜,非國有包括了集體所有、私有、代管及產權不明晰的物業。2014年獲得資金的67個項目中就有38個是非國有的,佔57%。而2015年非國有文物獲得的撥款是國有文物的1.6倍。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業主可獲資助最高可達修繕額度的70%,可達200萬元。目前,廣州不可移動文物中約有70%為非國有。
資金申領:祠堂積極 民居很少
記者採訪了番禺、越秀、荔灣、海珠等文物資源豐富的大區卻發現,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中,申請修祠堂的多,民居的申請很少。
共752個文物點,番禺區最多,“申請修繕民居的隻有一宗,還是口頭申請”,番禺區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曾昭明告訴記者,很多私人業主有顧慮不願意申請文保修繕資金,“一是怕用了國家的錢,對房屋的使用、改造受到太多限制﹔二是覺得申請手續太麻煩。”番禺區首批有10個項目獲得文保專項資金,共計481萬元。
海珠區也有不少列為文物的民居,尤其是龜崗大馬路的民國建筑群是廣州的驕傲,可海珠的民居修繕申請也不多,因為私人業主“不差錢”,海珠區文保負責人介紹,龜崗一帶的私人業主經濟條件都不錯,“不少業主跟我說,不差那幾萬十幾萬的,他們更怕的是繁瑣的手續。”
與民居的“冷淡”反映相比,祠堂就積極很多,“以前很多村不願意祠堂定為文物,認為沒好處,修繕的時候還要被政府諸多限制。現在知道有資金資助了,都要求挂牌。”番禺區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曾昭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