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山子和田玉擺件
文/圖 記者 李斌
藏友求鑒:元旦上午,我在亮寶樓遇到朋友田育民,他說若干年前他收藏了一件玉山子,剛開始一直沒怎麼當回事,一行家看后,說現在可值“老鼻子”錢了。一聽玉山子,我馬上來了精神,嚷著一睹為快。看后,果然讓人震撼不已,堪稱上品中的極品。
持寶人:田育民
藏品名稱:清代大山子和田玉擺件
藏品類別:玉器
鑒寶專家:陳儒生(文物鑒藏家)
專家點評:明清時期,山子代表了玉雕藝術的最高水平。往往在同一件作品上,立體生動地刻畫出人物、山水、草木、動物,有高浮雕、淺浮雕、線刻、刻款、多層透雕等多種技藝﹔對復雜圖案能夠精確掌握,同時也更加重視細節處理,使明清雕刻技藝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著名的大禹治水玉山子標志著中國古代玉器走向鼎盛。清代玉山子雕琢受清初“四王”畫風影響很大,山石布局講究均衡、穩重,層林疊起,意境清遠,因而在雕造時力求古朴庄重,用刀平穩,轉折圓潤。這件玉山子,通高10.9厘米,直徑13.8厘米,厚5.4厘米,整器隨形巧雕一氣呵成。為和田白玉籽料,溫潤無比,油性飽滿,撫摸有一種蠢蠢欲滴的鮮活感,讓人愛不釋手。山子周圍一圈飾有高聳入雲的蒼山勁鬆,山子下端有四老仙童攜琴訪友,談笑有儒,行走在山間小路,一老執圖,其余三老圍一旁觀看,議論紛紛,各抒己見,人物面部表情刻畫得生動傳神,呼之欲出。山子背面山洞中有童子與仙人煉丹場景,寓意洞天福地,煉丹者寓意長生不老也。為典型的中國傳統道教神仙圖畫卷,山村周圍雕兩童子,示意高仕隱居山林間,兩耳不問人間凡事,好一幅世外桃源景象。山子周圍群山環抱,怪石林立,重岩疊嶂,古木參天,瀑布煙霞,山路盤環,古橋、佛塔、祥雲、飛鳥等,層次分明,各具形態,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這件玉山子整體採用清乾隆宮廷玉山子大擺件(著名的會昌九老圖和大禹治水圖)的雕刻技法,古朴渾厚,極富詩情畫意,更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表現了當時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藝,又是件清代晚期無與倫比的藝術珍品,極具觀賞收藏價值。
藏品來歷:藏家田育民是西府寶雞人,早年大學畢業后便下海經商,走南闖北愛上了玉器的收藏和研究,在他南郊的新居室,田育民向我一一展示了他收藏的近百件高古玉器和現代和田玉精品。談起眼前這件他引以為豪的清代大山子和田玉擺件的收藏來歷,田育民說那還得從1999年他給北京一客戶送藥材說起。他清楚地記得那是一個夏天的中午,他到達目的地后,客戶正和朋友談事,讓他在客廳等一會,他無意間回頭看見這位老板的博古架上擺滿古玩瓷器和玉器。他見一個玻璃罩裡有一件玉山子擺件,看著像和田玉,油性特別好,他一下就喜歡上了。他靈機一動,心想這次的藥材權當送老板了,先套套近乎。他等了半個小時后,老板過來招呼他。他試探地問這件玉山子有沒有想轉讓?張老板想都沒想,便搖搖頭,說是自己幾年前從一拍賣會上競拍來的,還沒想著轉讓。后來他們幾次見面都談老板的瓷器收藏,這件玉山子隻字不提。老板示意他,多年來一直想買一件宋代官窯碗,一直沒能如願。田育民一聽興奮極了,他自己正好收藏有一隻,這也是自己的最愛,心想這下有戲了。過了幾個星期后他把這件碗帶到老板面前,老板眼睛都看直了,連連稱贊極品。就這樣他們各取所愛,皆大歡喜,從此他和老板成為至交。幾年后,老板幾次想高價收回這件玉山子,都被他婉言謝絕了。